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5) --- FAQs(4)
「何謂歸屬?」
長話短說版:
用坂元裕二老師在其作品中的描述,是「失去了家、是失去了工作,無處可去的人的歸處」。
用上日劇的例子,是《問題餐廳》裡的bistro fou、《UNNATURAL》裡的UDI實驗室、《產科醫鴻鳥》裡的Persona醫院。(沒看過也不打算看的,看看延伸閱讀也能略知一二啊。)
用上別人的文字,這篇文章也是個不錯的參考標準。
用筆者自己的語言,歸屬就是人。
有同理心的人。
是能夠突破愛情、友情、親情等關係既有定義,願意一直聚在一起的人們。
因為有心,所以願意積極尋求互相理解。
讓這個歸屬變得更大、更好、更緊密,如何隔絕加害,就是彼此的共同藍圖。
不是改變世界這類宏大的理想,而是在廣大的世界找一個容得下自己,又容得下同路人的角落。
雖說是長話短說,但似乎卻是愈說愈含糊,產生更多的問號對吧?也許稍稍令人滿意一點的短答是:
筆者還未知道。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求同存異 --- 《顯魅與和樂:對生命源流的逆流探索》
這次要寫的《顯魅與和樂:對生命源流的逆流探索》,是筆者偶爾看見友人的ig story分享的選段而發現的。
「一個研究解惑之學的人,在不惑之年,遇上生死的大惑,寫了一本解惑的書。」
本書是作者楊國榮先生的遺作,整合了他對人生的哲思,從人的定義、生死、愛情談到人倫、道德、公義與信仰。當中縱有不少可議之處,筆者卻最想談讀後感。
初讀序言時的感覺,是深深的共鳴。在學識、閱歷、人生經歷起跌上,筆者的一切均無法與作者相比,但某程度上,筆者寫下《自殺志願者的告白》,跟作者整理人生哲學的工作,亦有相似之處:希望透過理性思考,解人生之惑。然而在閱讀的過程,共鳴感卻漸漸減退。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4) --- FAQs(3)
「你咁樣齋諗唔做無用架喎」
「如果依一刻你毫無方向,咁你應該真真正正咁進入現實生活,而唔係靠書/戲/網絡去理解世界」
「你要做既野唔係睇書,而係行出世界去經驗世界,同人面對面相處,講野交流」
長話短說版:
筆者想去一個地方。可是不知道這個地方存在與否,不知道有沒有人去過,更不知道有沒有人想一起去。只有模糊的方向和線索。
為了找路,筆者選擇閱讀前人繪下的地圖,並尋找有相同意願的同路人。假若這趟旅程只有筆者一人孤身上路,也沒有前行的意義。說不定那地方已經有人去過,還留下了地圖,只是以往孤陋寡聞。就算別人的地圖所標記的路向跟筆者的目的地有所出入,多瞭解外面的地形也是百利而無一害啊。假若在真正出發前,能計劃好路線,不就能減低走錯路的風險嗎?
別人卻說,閱讀別人的地圖,根本找不到你心目中的路啊。你不嘗試走出去尋找,又怎樣找得到這個地方?邊行邊找才是正確的做法;在這裡等著也不會找到路,也不會遇上同路人啊。
那沒有搞清楚方向,中途迷路又怎麼辦?
「邊行邊找,最後一定能找到路」的憑據是甚麼?
若心目中的目的地或同行者根本不存在,那前行的意義又是甚麼呢?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無心之失(6) --- 口頭厭世
一直猶豫該把這篇當成其中一條FAQs,還是放在無心之失系列好。最後因為想著這樣的觀點,應該算不上frequent(至少是對這裡的讀者而言)(應該吧),於是選擇了後者。早幾天在《殺人的正能量》提到「你自殺了沒有?沒有嘛,那就證明你沒事啦」、「真的要自殺就不會跟人說啦,只為了博取同情和刷存在感吧」等的無心之言,碰巧昨天就在一直追蹤的Facebook Page上看到了:
「想死就快撚啲死」
「自殺是求仁得仁」
四句說話,其實都有同一指向:
自殺志願者的死念是虛偽的手段,而不是發自真心。
只有自殺者的死念才是千真萬確的。
這結果論式的推論正確嗎?
在前文並沒有作針對性的回應,就趁這次詳述一番。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2) --- FAQs(1)
四月,暫且寫畢十篇共計數萬字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後,並沒有得到預期中的迴響,一些「是」或「不是」的答案;半年後,趁著生日寫下小總結,總算得到更多的答案,然而當中還沒有「是」或「不是」。當然,筆者也知道,寫下問題,寫下死念後,就能一勞永逸,是種不設實際的奢想。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從來都不是絕對答案,而是一個過程。
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
之於尋索的旅程,行文前後的自我反覆思量固然重要;
他者的觀點與角度亦不可或缺。
這兩個星期,不論是跟友人見面對答,或是透過網絡的交流,均獲益良多。不想僅僅讓這些獲益流於私下的交流,因此索性把把友人向筆者提問的一些FAQs和回應寫成文章,以另一個角度解說自己的死念;也可當作是閱讀前十篇的一個manual吧。至於答案,筆者會同時寫下一個長話短說版和一個字海版,任君選擇。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一名自殺志願者的回應 --- 《殺人的正能量》
在上篇《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中談起買書支持欣賞的作家,鵝王 Cliffy也曾在筆者的shortlist之列;只是拖著拖著,就已經等到圖書館入手《殺人的正能量》了,買書的計劃也就此擱住。
回到正題,Cliffy的作品,以俗白的漫畫和文字,為大眾開了一扇同理的窗,描繪抑鬱症患者的心境和死念,亦為同路人提供了一絲慰藉。那份心與心之間的互相理解,無比珍貴。《殺人的正能量》主要言及患者與他們身旁的正能量,兩者皆非的筆者,閱讀時主要是帶著旁觀者的視角;唯獨對摘錄言及自殺者留言一段,有所感觸。
之所以有所感觸,並不是說觸景傷情,身邊有「正能樣」對懷有死念的筆者落井下石。慶幸身邊多是有心人,在筆者說出死念後,聽得最多的是「唔好死」;在網絡上筆者也不過寂寂無名,不會有「正能樣」在意筆者的文字(雖然有hater免費宣傳也不是壞事啊XD)。雖然如此,筆者亦知道在社會上,說著以下留言,對自殺志願者抱著歧見的人,絕對不在少數。身為自殺志願者,這些留言如何無理,固然不言而喻;但在此試著把書中提出的理解推深一層,借題發揮,從正能量切入,帶出自殺志願者的死念。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Embrace your faith ---《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素來喜歡洪麗芳的文字。寫過文字,深知把言語整理成字句、段落,順理而成章的困難;因此更佩服她能夠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對生命的感觸。從事創作者搵食艱難,所做的工作卻充滿價值。粉絲會笑說購買偶像的CD和週邊是定期進貢;筆者也曾經幻想過,假若自己選擇了主流的人生,會把一部份的工資,拿來「助養」欣賞的對象,支持他們的創作。現在即使處於無業的狀態,即使知道可以問身邊的朋友借閱,還是覺得要買一本,聊表心意。
《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透過洪麗芳跟神學院助理教授陳韋安一問一答的書信,帶出基督教信仰的反思和掙扎。若你不是信徒,或者看到這裡就會打住:基督信仰與我何干?筆者承認,之所以會被兩位作者的文字所吸引,跟自己返了6年教會的背景不無關係;但本書最吸引筆者的,不是信仰,而是反思。
筆者覺得,不是每個人都有宗教信仰,卻是人人皆有自己的信念。
無法完全確定,卻相信「那是對的」的東西。
「相信世間沒有神明」是無神論者的信念,「相信神明的存在不可知」是不可知論者的信念。
書中談及眾多信仰議題,從形而下的穿著,談到形而上的天堂地獄,對非信徒來說,可能是無關痛癢,或者不過花生一碟;不過兩位作者對信仰的反思,卻是人人適用。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1) --- Birthday Wish
Happy Birthday to me.
25歲。
也是寫下《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後第一個生日。
若把「生日快樂:)」換成「生日快樂?」,多少會有點突兀感。突兀的原因是,前者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生日是快樂的,生命本身是值得慶幸的。收到朋友的祝福、禮物,出席慶生飯局,無疑是快樂的。
然而對於一個自殺志願者來說,有突兀感的倒是「生日快樂:)」。
因為仍在懷疑生命的意義,仍在懷疑生命本身值得慶幸與否。
在首篇告白中寫道,筆者的2018年目標只有一個:解答生死的問題,決定繼續活下去,或是選擇死亡。距離年末還剩兩個多月,但還是趁著這個稍為能得到別人注目的日子,作過總結,寫下到目前為止的答案。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不滅的怒火---《廣告牌殺人事件》
前幾天趁著團契週會看了一直想看又未看的《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跟筆者最愛的《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一樣,是個關於加害被害的故事。關於喪女的故事。
在一切的罪行,一切的加害行為當中,尤以殺人的刑罰最重。因為唯獨人死不能復生。殺人行為,對死者固然造成了不能挽回的傷害;然而之於生者,傷口的痛似乎也是永不磨滅。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無心之失(5) --- 有一種虛偽叫請愛惜生命
「以往,我早上上班是乘電車的,只是偶爾幾天坐一次。廣播說發生了事故,所謂事故就是有人死傷對吧。那時候,身邊一個普通的人,不屑地「嗤」的一聲,因為電車要遲到幾分鐘。聽到那種聲音,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湧來。那種事情,或是類似的事情,每天一點點地發生,在各種情景當中。但是,只是自己的事情已經讓人疲於奔命,反正無能為力,所以一直裝作沒有察覺。」
曾田練《當想起這段戀情一定會流淚》3
坂元裕二在《當想起這段戀情一定會流淚》中描繪了這種典型的「無心」之失。之所以是典型,是因為此等吃人的嗤聲,老是常出現。
跳軌自殺,在日本比較常見。筆者聽過一說,指自殺者選擇以跳軌的方式尋死,是透過阻礙列車行駛,對社會表達控訴。我們都不夠認識死者,不知道她選擇以此等方式尋死的原因。可能是深思熟慮。可能是一時動念。可能是一種控訴。可能只是隨意而行,尋死方式的一種。
我們都不夠認識死者,不知道她尋死的原因。是壓力、工作、學業、感情、糾紛、金錢還是情緒困擾?
我們都不認識生前的死者。不知道她有沒有愛惜生命。有沒有當過義工。有沒有幫助過有需要的人。有沒有曾把生命獻給社會。
除了她跳軌尋死,我們對死者一無所知。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名為親情的枷鎖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整套十集的故事分成五個單元,所以每個單元也可以被當作一套約90分鐘長的電影來看;實際上劇中不少無對白的長鏡頭、演員情緒變化的特寫、象徵式的隱喻、科幻元素等表達手法,本身也頗具電影感。
表面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想讓觀眾反思的,是家長(特別是母親)望子成龍的心態。資本主義社會講求競爭、上進。在校園和教育的語境裡,成績就是孩子互相較勁的最高標準。在亞洲家長的心目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孩子未來得到幸福的必要手段。生於香港,幾乎每分每秒都呼吸著這種競爭的氣息,也不必多論。
故事中的五名母親,有使用一個能控制時間的遙控器,把孩子困在同一天不停上補習班,直到他讀得滾瓜爛熟方休的;
有不理孩子壓力過大,甚至容許家教老師施行體罰的;
有不准孩子發展寫作興趣,不時情緒勒索的;
有不顧孩子意願,強充大頭鬼也要把孩子們送進貴族名校就讀的:
千方百計要孩子取得好成績。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絕處逢生 --- 《諸神之城:伊嵐翠》
這次要寫的繼續是Brandon Sanderson的奇幻小說。這本Sanderson的出道作《諸神之城:伊嵐翠》,筆者早年已經看過一遍,但前陣子又推出了十周年修訂版,附上彩蛋和一些刪減內容,便趁這個機會翻看。
作為早期作品,看得出本書有很多青澀的地方,但仍不失Sanderson式奇幻的精粹。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Life is like getting mooncakes
Forrest Gump說:My mom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不。筆者會說,在人生這個朱古力盒裡,你總會找到幾盒別人免費送來的月餅。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難分真與假 ---《完美境界@軍團:布蘭德‧山德森精選集II》
望穿秋水終於等到公共圖書館入手Brandon Sanderson最新的奇幻中篇/短篇精選集。書名以上次精選集《皇帝魂》裡的話題之作《軍團》的續作為主打。奇幻故事的核心在於設定,而中篇/短篇礙於篇幅所限只能點到即止,設定方面尤其需要精準。《軍團》以精神分裂病症打造出一個全能偵探的設定相當吸睛,但除了吸睛以外就稍欠深度,抽掉這個設定就跟一般具科幻背景的推理故事無異。故事方面筆者還是比較喜歡以信仰為主題的前作。
比較驚豔的是第二篇的《完美境界》。奇幻世界可以天馬行空,但主角依然是人;人性是那不變的constant。因此奇幻小說最引人入勝之處,乃在於以別具匠心的架空設定,將某部份的人性放大、突顯,從而啟發讀者深思;其次是透過創作去寄托讀者的美好願景。
《完美境界》的設定,則同時兼容兩者。
一個人人都能作主,毋須你爭我奪的烏托邦。
一個讓人陷入存在主義危機,思考人生意義,懷疑真實的故事。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無心之失(4) --- 生命何價?
在非洲,每1分鐘就有60秒過去。
在香港,每日都有人自殺。
就像我們不會每分每秒留意時間的流逝那樣,我們也不曾留意,有人在我們營營役役,努力生活,毫不猶豫擁抱生命的價值同時,正在跟死念纏鬥。
可能直到自殺新聞被報導的一刻,才回過神來。
要珍惜眼前人。
要陪伴身邊有需要的人仕。
要關注情緒病。
要學懂跟情緒病患者的相處方式。
然後繼續營營役役,繼續有人選擇尋死。週而復始。
筆者不是盧凱彤的歌迷,對於她的死亡的關心,也不值大書一番。會感到惋惜,純粹是基於人道立場應有之義,欣賞她作為公眾人物。願意分享跟情緒病患搏鬥的經歷。
令筆者不得不一抒胸臆的,仍然是這個吃人的社會。
無心者的無心之失。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如果善惡能選擇---《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邪惡是先天而來還是後天形成?
大概只有習慣以二元簡化的框架解構事物的人,才會相信邪惡是全然的先天,或是全然的後天。理性的假設是,先天和後天因素均導致邪惡的形成。因此我們該問的問題是:
到底邪惡是先天大於後天,還是後天大於先天?
有看過《路西法效應》,或是筆者讀後感的,大概會被書中紮實的學術研究與活生生的例子所說服,以為後天的影響高於先天。當善良的青年人在特定的情境因素影響下,亦可做出令人側目的惡行,正好證明了後天因素威力之大。這本《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則從神經科學和一名潛在心理變態的科學家之親身經歷出發,講述先天因素對邪惡的影響。
先天的惡者存在嗎?
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平庸又模稜兩可的惡人 ---《路西法效應:在善惡的邊緣瞭解人性》
在這裡常言「一人不成世界」,所謂世界,實際上就是人的聚合。因此,改變世界,則不外乎改變人,或改變聚合方式,或雙管齊下。
前言世界大部份苦難來自無盡的加害,加害的源頭則是無心者的無心之失。人何以無心,何以行惡?邪惡是先天上與生俱來的特質,還是後天發展而成呢?若用上前篇愚公移山 ---《如何改變社會--- 反抗運動的實踐與創造》中的建構主義和把複雜事情簡化至二元的觀念,大概會傾向相信,邪惡乃是先天大於後天的。
《路西法效應》一書卻告訴我們,邪惡是情境使然。
「大家都是平庸又模稜兩可的惡人。 《馬賽克日本》(2014)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愚公移山 ---《如何改變社會--- 反抗運動的實踐與創造》
在《自殺志願者的告白》談到,之於改變世界,筆者尚未有確切的答案:到底世界有沒有改變的希望?《如何改變社會》一書,從書名來看似乎正中筆者下懷。
身邊有不少友人覺得筆者太多想法、顧慮,不行動又怎樣改變世界?實際上,他們跟本書作者小熊英二教授一樣,已經假設了我們有辦法改變社會;世界有改變的希望,而且是愈來愈好。筆者不知道友人信念的背後有甚麼立論,又是基於甚麼證據。筆者明白「自我實現」的原理,一旦自己先下結論,認定世界沒有改變的可能,那麼世界就一定沒有改變的可能;可是倒向天秤的另一端,保持正能量的信念,卻不等於世界就一定能夠被改變。
人總是自己改變的。
信念並不一定能動之。
如何改變社會?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無心之失(3) --- 佔中教壞細路
看見文題,大概第一個想起的會是屈穎妍。有時也佩服屈氏的想像力,能夠無中生有,寫出一番歪理,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佔中」跟完全沒有邏輯關係的悲劇、意外連起。屈氏之偏頗乃街知巷聞,但筆者覺得未必是出於本人真心的信念,或是混亂的邏輯;更可能出於利益,出於投共。
偏見不是出於無腦,乃出於無心。
不知是次無心之失的主角,平常有沒有看屈氏的文章,價值觀有否受到荼毒,但帖文中「佔中三子教壞細路」之言,跟屈氏「佔中引致大埔車禍」之見,可謂同出一轍。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無心之失(2) --- 殺人的庸醫
不定期更新的系列來到第二篇,這次文章的靈感繼續是來自盤菜瑩子(笑)。筆者算不上fans,也不是有意在她的專頁挖掘寫作素材,只是碰巧那裏不時會引來一些無心者,在日常更新、廣告帖文下留下評頭品足之言。美醜、高矮、肥瘦這些關於外觀的形容,並沒有絕對的客觀標準,因此評頭品足,不一定無理,亦不等於無心。一人不成世界,身處世界,便意味著會被身邊的人看見,免不了成為被審視的對象。任何人亦有權對審視的對象進行解讀、評價,並向別人宣示。
身處世界,雖不免被人審視,卻不能證成一切的審視、評價,皆具正當性。
對被審視的對象說出正當的評價,亦不代表正當。
前文寫道,把是非對錯和行使權力混為一談,沒有同理對象的感受,是無心人普遍的「無心之失」。言論自由,則是最容易行使的權力之一。網絡讓人隨時隨地暢所欲言之際,亦成為無心者手中傷人的利刃,化身網絡hater,以言論自由之名,言傷人之言。明知別人不悅,卻硬要把評價擺在別人眼前,此乃無心所在。
再次重申,筆者不是別人的肚裡蟲,但「無心」指控的背後,不是虛無的「誅心」,而是有跡可尋。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解讀「解讀」 --- 《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真相影響解讀。
解讀互相影響,從而影響現實,影響其他解讀。」
《漢娜的遺言》的班底創造了一個妙齡少女自殺的真相,影響了主角們的解讀,讓他們的人生掀起千重浪。這浪濤透過螢幕,也傳至另一端的現實世界。筆者寫下劇中角色對故事的解讀;「解讀」本身,也是筆者對這浪濤所得出最主要的解讀。在網絡上瀏覽過其他人對此劇的負面解讀後,筆者又有一些新的解讀,不吐不快。在此先強調「作者已死」的道理,多樣性是解讀的本質,解讀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至於高低好壞,則不妨一辯。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吃人的真相 --- 《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Season 2
延伸閱讀:受害者?加害者?自殺?被殺?---《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1)、在受害與被害以外---《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2)
本季沒有值得一追的日劇,可幸望穿秋水,終於等到第二季《漢娜的遺言》。友人說珠玉在前,這季比不上上季的高度,筆者會說,從觀賞角度來說,第一季是拍得較出色的作品;然而在深度上,則第二季稍勝。
首季主要圍繞Hannah所留下的13段錄音,以兩名主角Hannah和Clay的角度看待其自殺一事;第二季透過角色在庭上的證言,展現了本來已經完備的故事,亦有多樣的解讀:
Hannah認為導致自己尋死,有13個理由;
媽媽Olivia認為Liberty高中助長校內欺凌文化,是害死女兒的主兇;
校方認為Hannah的死只是純粹的悲劇,自己不需要負上額外的責任;
證人各執一詞。
性侵、槍械暴力、加害被害的雙重身份、角色成長,go on與move on…此劇有眾多可議之處,但筆者最想說的,是敍事與世界觀。
真相不如黑白分明。
真相吃人。
隱瞞真相,營造世界一切正常的假象吃人。
揭露吃人的真相亦吃人。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我們能改變世界嗎?---《我們的教科書》
本來いつかこのドラマを思い出してきっと泣いてしまう系列是打算以這部《我們的教科書》(わたしたちの教科書)作結,最近靈機一觸試試在YouTube上碰碰運氣,居然找到配音版本,便一口氣花兩天看完了。
不少人說2010年的《Mother》是坂元裕二老師的一個分水嶺,看過此劇後深表認同。儘管劇集的主調仍然充滿重人的人文精神;珠子 (菅野美穗飾)跟直之 (谷原章介飾)的表白場面、結局裡明日香 (志田未來飾)對朋美 (谷村美月飾)的鼓勵,亦見坂元流的細膩;但整體上仍然離不開一般劇集「大堆頭」的製作模式,劇中角色眾多亦各有故事,導致每個支線所分得的時間太少,人物性格、動機及轉折亦顯得較為單一。
故事以中二生藍澤明日香墮樓身亡一事為切入點,揭示校園欺凌的問題。在學校裡遭受同班同學欺凌的明日香,出生在破碎家庭,父親離家出走,拋下自己和繼母;繼母為了成為律師,亦選擇將明日香送進孤兒院。孤立無援的處境,反而培養明日香的同理心,帶出了劇集開首,她向加地老師 (伊藤淳史飾)的提問:
「老師,我有問題,我們能改變世界嗎?
這個世界一年會用上120兆日圓的錢,每天都有戰爭,有因空襲而被捲入戰爭的孩子,也有手持槍械上戰場的孩子,還有和我同樣年紀的女孩子,工作是早士兵一步走過地雷區,我和那些孩子,有哪裡不一樣嗎?明明就有人因為缺乏食物而死亡,卻還是有人丟棄食物,即使像足球場那麼大的綠地在一秒內消失,即使南極冰層因地球暖化而融解,人類還是會將去年剛買的的衣服視為退流行而丟進垃圾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能改變世界嗎?
「老師在幼稚園的時候沒有學過嗎?『打架是不好的』、『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要好好珍惜物品』、『要愛惜動物和花草』,我認為大家只要遵守這些小事情,世界就不會變成這樣了,那為什麼?為什麼幼稚園生都懂的事情,變成大人就不懂了呢?
老師,我們能夠改變世界嗎?」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我們都是獨善其身的赫特 ---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搬到這裡的第一篇文章,寫了兒時追看的一套小說《波特萊爾大遇險》,當時Netflix製作的電視劇還只是剛剛推出,今年則已經來到第二季。初初並沒有特別大意欲要追看,但看補習學生對英文興趣缺缺,便透過此劇用軟性的方法講解。
劇集版有不少改動,最主要是把遲至第五集才出場的VFD主線以及一切有關的線索提前披露;此外加入了暗中協助三位波特萊爾的VFD義工,亦提前安排Jacques Snicket和Olivia出場。
會再次下筆寫波特萊爾,一方面是有感上一篇對故事喻意的著墨過份蜻蜓點水,另一方面是源於跟補習學生討論引起的一些發想。筆者覺得,《波特萊爾大遇險》想說的,跟大部份冒險故事一樣,在於正邪。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自殺志願者眼中的自殺 --- 《自殺論》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暫告一段落後,又再次回到從書本影視作品堆中尋找答案、尋找希望的日子;當中對死念有新想法之時,在此留下片語。至於會選甚麼書來看,除了友人介紹/外借,另一來源是到書店逛逛,記下有興趣的作品,再到圖書館借閱;這本《自殺論》乃其一。作為自殺志願者,自然被以「自殺」為題的書籍所吸引。
《自殺論》出自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之手,看畢後才知道是社會學角度出發,以自殺為切入點,證明自殺不單是個人的選擇,而是受社會因素所影響社會現象,從而引證社會學之地位的作品。由於筆者意在從書中尋找答案,因此對書中引用數據的部份沒有用心看,只集中在作者的結論。
作者主要把自殺分為三種:利己式、利他式乃脫序式,同時亦指出這三種模式的自殺亦可各自混合成三種新的類型。筆者作為自殺志願者,以第一身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死念,則認為是屬於三種的混合。
利己在於死亡能夠帶來脫離現實種種痛苦、加害被害的隱約希望;
利他在於希望能夠透過自殺的控訴,為自己的理念背書,作為改變世界的最後手段;
脫序在於身處當今極權管治、樓價高企、自由漸失的香港社會,看不見出路。
誠如作者所言,任何事都不是自殺的特定原因,導致自殺的原因是複雜的 (也因此筆者需要花上十篇文章以盡書)。自殺只是眾多問題的一個表徵,其成因還是需要逐個故事察看,不能三言兩語就能得出結論。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有家可歸的戀人們》--- 1
相比起上季有兩位筆者大愛的編劇執筆,今季日劇相比之下就不太吸引。這部《有家可歸的戀人們》,在翻來看前也不知道是一部講外遇的劇。
原著是1994年出版的小說,故事內容也不過是一般家庭劇集,盛年夫婦的老生常談。首集透過主角兩人的唇槍舌劍和內心獨白,以時裝劇慣常的明快調子,把夫婦間的問題刻劃出來,但暫時看不出有甚麼新意。主角佐藤真弓 (中谷美紀飾)跟丈夫秀明 (玉木宏飾)奉子成婚,驀然回首,才發現彼此並不是那麼情投意合。妻子抱怨丈夫不顧家,卻不時挑剔家務做得馬虎之處;成功栽培女兒考上心儀的中學,目標達成後頓感惘然若失;重投職場後遇上挫折,丈夫卻依然故我,更未有照顧到自己的感受。丈夫那方同時亦抱怨妻子未能理解工作方面的辛酸,只顧一味抱怨,當日親手建立的歸屬,今日卻變得不想歸去。
對於沒有歸屬的筆者來說,遇到一個建立歸屬的對象,本是難能可貴,主角二人卻不好好珍惜,能夠後悔當日結婚的決定是否太過倉促,是一種奢侈。宮藤官九郎在《寬鬆世代又怎樣》的結局中說道,心靈的青春期是無止境的,佐藤夫婦便是一例。婚後彼此沒有成長,小至家務,大至夫婦溝通上,皆不進反退,夫婦之間就只剩下抱怨;反而剛上中學的女兒更加懂事,懂得體諒父母的付出。這樣的秀明,還得到孤獨人妻的青睞,單身狗表示看得搖頭歎息。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弄假成真的歸屬 ---《anone》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謝謝,香芹 ---《四重奏》腳本書
身為坂元裕二和《四重奏》的劇迷,難得腳本書居然有台灣出版社推出中譯本,當然要自掏腰包支持一下,希望出版社將來會出版更多相關作品,把坂元老師筆下世界的美好傳達給更多讀者(雖然坂元老師的新作應該要等一段日子了…)。跟一般推出了影視版本的原著不同,腳本與劇集的關係不是改編,而是演繹。看了第一話後,筆者發現單靠閱讀文字再去回想劇集的畫面,有點美中不足,結果又認真翻看了一次。
第四次看《四重奏》,拿著腳本看劇,「即場」看著是劇組如何花心思把坂元老師的文字演活,為黑白的文字添上色彩。幕前是演員如何演繹腳本中描寫的動作、神情,如何在腳本沒有落墨的空白處,把自己對角色的詮釋,流露在舉手投足之間 (比方說すずめちゃん咬著三角咖啡牛奶和餅乾跟別人對答,飯桌上言談間的傻笑);在沒有對白的即興對答場面,順著前段的脈絡,寫下屬於自己的台詞 (家森模仿在V cinema時代的對白)。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0) --- 愛子的世界預想圖
想比起尋死,筆者更想變得幸福。
幸福是甚麼呢?希望是甚麼呢?
若期望筆者能夠提供一個很確實的解答,大概要失望而回。倘若筆者已經有答案,「我想死」的念頭也許不會完全消散(畢竟產生死念的源頭仍在),但也會選擇承受這一切,朝著實現答案的方向活下去吧。友人說筆者的想法不設實際,天馬行空,倒是有很多不設實際的烏托邦願景,存在於筆者喜歡的日劇世界裡。比方說《仁醫》、《鳶》、《天皇的御廚》等TBS日九時段賺人熱淚的經典作,每集都看得讓人心裡面湧起一陣暖流。
假若自己沒有尋死之念,跟隨主流找一份工作,筆者的理想,不是要求甚麼高收入、五天工作、良好晉升機會云云,而是希望能在《產科醫鴻鳥》裡的Persona醫院、《問題餐廳》裡的bistro fou、或是《UNNATURAL》裡的UDI實驗室那樣的職場工作。
日劇世界讓筆者如此嚮往的是,角色懷有的真心。
就拿坂元裕二老師筆下的bistro fou為例。(強烈推薦大家看看以上的作品,就算不是為了瞭解筆者的烏托邦也好,也相當值得一看。)bistro fou的員工,在原來的家庭、職場上,皆遭受無心者各種的加害。
玉子的好友藤村五月,成了代罪羔羊,被迫以羞辱的方式謝罪;
另一名好友三千院作為家庭主婦的默默付出,得不到丈夫的體諒;
新田在男尊女卑的職場缺乏晉升機會,被需要的渴望則被負心漢乘虛而入;
川奈一直穿著泳裝,領著各樣證書,瑟縮於男性的庇蔭下;
几是出色的甜品師,卻因為性別認同而受盡白眼;
千佳的家庭被父親一手摧毀。
為了生存,她們全得吞聲忍氣,繼續承受加害,屈曲求存。
直到bistro fou的出現。
有了新的歸屬,她們才能脫離原來的職場和家庭,脫離無心者的加害,再也不用孤身一人。用難聽的說話來形容,她們是隱青、婊子、人妖、師奶、高分低能;在bistro fou裡則能撕下這些失敗者的標籤。
一個有心人的世界。
一個真正的歸屬。
坂元老師筆下的世界沒有完全的happily ever after,主角田中玉子也沒有感化邪惡的無敵光環。bistro fou成了眾人的歸處,不用屈曲求存,再受無心者進一步的加害;玉子的努力讓門司注意到身邊女性所受的加害,更嘗試去修補往日傷痕;但眾人依然要面對大集團的競爭,雨木社長和其下屬不時的冷嘲熱諷,加害所造成的傷痕也不會一下子消退。前言苦難源頭在於無心,無心者手握權力,有利可圖就不惜損人以利己。玉子透過烏森律師和傳媒的幫助,為五月討回公道,仍喚不起雨木社長的同理心。
以往有志改變世界者,普遍本著「有教無類」的理念,無視改變的對象有沒有心。有志改變世界,則要永遠陷在「做得不夠?做得不對?」,還是根本無藥可救,無心可喚的疑問當中。今日的世界,是藉著古今無數改變世界的偉人之努力塑造而成,可以說革命成功,也可以說是同志仍需努力。如雨木社長般的無心人仍然在世上各處流竄,釀成更多人禍,更多「無心之失」。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9) --- 改變一個人
筆者承認自己可能有點畏首畏尾,糾結在未來的未知性,受挫於改變世界之難,就只會終日停滯不前。不論是否同意筆者的世界觀,相信大部份人也認同,改變世界很難,畢竟人生有涯,凡人無法成為拯救全世界的救世主;也不知改變世界到甚麼程度,才會帶來能夠維生的滿足感。建構一套主流以外的價值觀很難,因為欠實在。探索價值觀問題,找到的可能不是答案,,而是更深的空虛。
相比之下,另一條出路容易得多。
只需要改變一個人:自己。
西西弗斯因為得罪天神,而被降永恆輪迴推石厄運。誰也不會否認,把石頭推上山,是一種苦難;石頭到達山頂,自動跌落山腳,是一種循環;循環推石的厄運,是一種荒謬。降生在苦難循環之中的我們,亦陷入相同的荒謬之中。人生充滿無常,從基因、出身、社會文化、背景到大自然的風吹草動,世界的一切幾乎都超越自己的掌控。
孤獨、圍爐、加害、被害。
當中最不能掌控的,是同樣擁有自由意志的他人。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改變世界的兩難 ---《沉默》
前日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提到改變世界,剛好上星期團契週會就看了電影《沉默》(Silence),故事正是展示了改變世界所要面對的掙扎。(也可以當成是系列的8.5篇)
改變世界,放在基督教的context裡,就是要執行耶穌的大使命,把福音傳遍地極。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扎根歐洲的基督教會就能把枝葉伸展至地球的另一端。《沉默》裡的兩名主角,就是以改變世界,希望把福音傳至日本的傳教士。
如何改變世界?如何把福音傳給未得之民?差會的做法是,差派傳教士到當地建立教會,然後努力宣講神的道,自然水到渠成。然而現實不如想像中順遂。當年的幕府害怕傳教士帶來的種子,他朝會成為破壞現有社會秩序,甚至顛覆自身統治的威脅,因此選擇把基督教會連根拔起,禁止傳教士在境內傳教,強迫信徒要改教,違令者需要面對嚴刑。人民普遍篤信佛教、神道教,政府以及民眾均對外來的基督宗教抱敵視的態度。這是電影中兩名傳教士所踏足的日本。要改變世界,則要面對無數的兩難。
該不畏政府打壓,光明正大傳教,還是保存實力,轉向地下?跟政府旗幟鮮明的對抗,恐怕只會成為被迫害的一員;在地下發展教會,又難以宣教。當然,傳教士來到異地,對打壓並非一無所知,本身亦有冒生命危險的覺悟,但自願冒險的同時,亦可能為新信徒帶來厄運。以此一來,還是要冒行蹤敗露,村民被連累的風險,到其他的村落傳福音嗎?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8) --- 改變世界?
活在空虛、孤獨、苦難循環裡頭,該何去何從?
感性上,首先浮現的念頭是尋死。相比起其他「活著」的出路,尋死有其「容易」之處:只要承受一時的痛苦,就一了百了。沒有人知道死後「不存在」是甚麼感覺、有沒有死後世界、死後世界是哪模樣、有沒有來生之類。然而之於現實的荒謬,死亡所能帶來的潛在解脫,依然是誘人的。
尋死的困難,就在於這潛在的不確定性。人死不能復生,一旦尋死,就沒有機會回頭探索其他出路。也許死亡不是解脫,是地獄,在其中要承受比現世更多的苦難。
尋死以外的出路,則不外乎改變孤獨、苦難循環的世界,正視死念的源頭;或是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期望。兩條出路,似乎又以後者較前者易。誰不想世界和平?可是改變世界這四字,跟凡人看來沾不上邊。談何容易?
容易的路,不等於正確,前路一片光明。
艱難的路,也不等於錯誤,前路一片黑暗。
今天就讓我們探索改變世界這條出路。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無心之失(1) --- You 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早前在《自殺志願者的告白(6)》論到無心人的概念,說到世上充滿了不具同理心的「無心人」,現實世界自然不乏例子。就用這些例子,為前文的論述作些補充,看看無心人如何無心。
是次想說是Eliza Tseng 之愛嬌聊天室,一個寫親子關係的台灣Facebook專頁近期所發的文章。筆者沒有追蹤開這類專頁,也是這次透過盤菜瑩子私人ac share下才接觸到。簡單為文章作過總結,就是作者的朋友到府上作客,朋友的孩子闖進了作者孩子的房間,還不守規距,弄壞了房間的物品。作者的孩子為私隱被侵犯而生氣,父母(也就是作者跟其丈夫)最後搬出了「房間是爸爸出錢買,擁有權不屬孩子,私隱權和房間都是爸爸所給的福利,所以不能生爸爸的氣」作說辭,擺平了孩子的不滿。
單看前半段,不過是一般親子專頁的日常,透過分享自身的育兒經驗,述說育兒之道,小故事說大道理。從對話所見,父母有道歉,亦試圖教導孩子「體諒」自己的大意和人家的不懂事,最後孩子學懂對父母和上帝所給予的一切感恩、原諒別人的過錯、控制自己的情緒,房間又變得更整潔,一團和氣,super!
現實是,無心人不一定是大奸大惡的魔頭,往往是平庸又模棱兩可。(某程度上,平庸之惡比起大奸大惡,更令人扼腕。)
有意或無意間偷換概念,用另一套大義去掩飾自身的失格。
孩子學懂的「道理」、「美德」,不過是馬賽克。
是拒絕向孩子承認自己錯誤的詭辯。
是掩飾了失信於孩子、以權威顛倒是非黑白的藉口。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7) --- 阿寶.jpg
大概有看前面文章的,也會隱約嗅到筆者那種循環史觀的悲觀味道。跟循環相對,則是一種線性的史觀。就算認同筆者所說,世上充滿苦難,依然可以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工業革命帶來爆炸性的經濟增長,普遍提高生活水平。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日趨便利,人均壽命延長。昔日的人民活在極權統治之下,跟其相比,雖然今日香港未有完全的民主,但尚算比下有餘。至少還能隨心隨意登上Google、YouTube和Facebook。縱然世界苦難處處,還看歷史的進程,誰說明天不會更好呢?誰說人性沒有進步、不會進步?
另一種觀念卻昰剛好相反。認為世界愈變愈差。「這是最黑暗的世代」這種論調,尤見於教會。人心被資本主義所製造出來的財富和權力迷惑,變得貪婪,民風已不如往日純樸;科技的發展和網絡世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與疏離。
兩者觀念均將歷史以世代觀之,無視了原地踏步的人性。筆者相信循環史觀,不是純粹被眼前的苦難和悲傷所蒙蔽,也並非無視人類社會在科技、文化、自由與人權等方面的長足進步。能夠對歷史、人性有這些反思,當然仗賴前人種樹,不斷更新、豐富答案。但非人性亦隨著人性一起「進步」。
人類總要重覆同樣的錯誤。
非人性是循環的關鍵。
人性與非人性之間的對抗,一直毫無進展。
世界隨著無心者手中的武器變得更為致命,步向滅亡。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6) --- 無心之失
世界苦難處處、循環不息。若不想有生之年被無力感繼續折磨,其中一條出路是嘗試減少苦難。
下藥首先要對症,要治本;要減少苦難,則首先要問:苦難的源頭是甚麼呢?撇除了人力無法改變的天災,餘下的另一種苦難,便是人禍。
筆者會說,源頭是人性;
又或者應該說,非人性。
我們常言「人性」,但在不同的語境下,卻是各有所指。
天災時受災者不顧自身安危,嘗試拯救、救援隊不辭勞苦救災,是人性;
臨臨被虐至死的案件,旁觀者會批評其父母「沒有人性」;
解款車押送的現金散落告士打道,途人爭相撿拾,也可以說是人性。
廣義來說,人性是指「人的性情」,則人的所有行為,皆發乎其性,孰善孰惡,皆屬「人性」,其實是一種tautology,無助解釋任何東西。狹義來說,前兩者的人性,跟後者的人性,就有不同的定義。前者的人性是善,甘願捨己的無私、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後者的人性是惡,一種見錢開眼的自私。
筆者會說苦難源頭在於人性,是採了善性的狹義。孟子的《四善端》,是幾乎在香港上過學也讀過的課文;然而看見現實的模樣,跟孟子一樣相信人性本善的,大概沒剩幾個。可是筆者覺得,人性本善,可以從另一種角度解讀。
從「人的定義」去解讀。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袖手旁觀者的告白
在這裡寫過不少有關加害被害的事情,也包括對上一篇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或者之於讀者而言,難言對非切身的苦難有甚麼感覺。筆者也知道自己不是超人,在大部份事情上也不是加害者,只是個旁觀者,不用對加害事件負上甚麼責任。對傷害有感覺,不是出於加害者的愧疚,只是看見有人受苦,又能想起跟受害者的關連(可以單純是人類這個共通身份)之時,會感到難過而已。
世界可不是如此二元,只有加害者、被害者之分。
還有無數的旁觀者、局外者。
前天收到友人傳來的這篇有關校園欺凌的文章,裡頭的故事,正是一件發生在筆者身邊的加害事件。
這篇文章,不是要向誰澄清甚麼,也不是要搶佔甚麼道德高地,只是像那篇訪問一樣,單純說出一個旁觀者,目睹傷害的心聲。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天離地有多高,信仰的真象與我就有多遠?
素來在日常生活,以至網絡世界裡瀏覽文章、新聞報導、以及其下的回應,都會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這半年來開始了把這些想法、感受記下和整理的習慣,希望能逐步理清自己的思緒。
寫下《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後,有友人覺得筆者所寫的只是一些未經實證的想法,筆者也深表認同。雖然如此,筆者目前為止還未想到一個完整又可行,把想法付諸實行的方法;可以做的也就只有把想法記下、整理、完善,然後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嘗試拋磚引玉而已。
本來打算把所思所想用不定期週記的方式記下,但下起筆來又發現,所記之事又不是那麼零碎,決定還是分開來寫 (笑)
上星期一晚出席了Umbrella City Cyberchurch舉辦的三一論壇「天離地有多高,培靈與公義就有多遠?」。借這個機會分享一下自己的信仰狀況。若有仔細留意這裡文字的,大概會知道筆者有返教會的習慣,屈指一數日子也五年有多了;家人友人都順理成章以為筆者成了信徒。當然會有這個推斷不無道理,但返教會跟基督徒,其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說回論壇的本身,會有興趣出席主要是因為筆者一直有追看其中一個講者howtindog的影片,亦有留意另一名講者陳韋安的文章。素來聽過不少非信徒對基督教、基督徒有一定的stereotype,然而羅馬非一日建成,林鄭說天堂已經預留了位置給自己的嘴臉、今次立法會新東補選候選人趙佩玉偏執的世界觀、聖公會主教管浩鳴為港共、中共政權的說項、主流教會、基督教團體對政治的不聞不問,卻站出來堅決反對同志平權的行事標準,通通都有份建構了今日香港基督教、基督徒於非信徒心目中的形象。
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出於同一個信仰,亦有各式各樣的信徒,不能一概而論。聽三位講者之言,你會發現不是每一個信徒都是如此盲目、偏執、或虛偽。基督教信仰也造就了一批願意批判自己、批判別人、批判信仰的信徒。這份批判與反思,筆者相信非信徒也能受用。筆者想說的是,不要立場先行,由標籤去斷定一個人的內在;而昰要仔細檢視在別人身上所貼的,是甚麼標籤,又貼得正不正確;放諸信仰亦然。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 (5) --- 無盡的加害與被害
前兩篇言及無解的孤獨,以及劃地為牢的深化,如何讓人萌生死念。也許大家對孤獨有所感觸,卻不太能感受到跟死念的關係。在發佈文章以後,不少友人主動關心筆者,有些會問,是不是發生了甚麼事情呢?背後的價值觀是,死亡跟苦難有關。人之所以會動死念,是因為遇上讓人生不如死的切身苦難,抵受不住,才選擇提早結束生命,以死亡作為解脫的最後手段。
(在Facebook page置頂了《自殺志願者的告白》第4.5篇,閱後再繼續瀏覽下面的文字,會有更好的理解。)
自殺的新聞報導,結尾往往會附上一兩句,交待死者的潛在死因。這些死因離不開情困、財困、學業問題、工作問題、家庭問題,也不過是記者憑採訪所得的資訊而歸納出來的結論;實際的「死因」如何,假若死者沒留下遺書,根本無從得知。筆者想帶出的,不是對死因的不可知,而是由上面的歸納,可以得出我們對自殺的解讀。
此種價值觀,本身並沒有甚麼邏輯謬誤。若我們把這種邏輯推深一層,有同理心的人大概都應該要尋死了。
因為大大小小的苦難,每分每秒都在發生。
循環不息。無窮無盡。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UNNATURAL》--- 7
集集有驚喜的野木老師。
是次UDI要面對的危機是一個挾持人質,挑戰三澄醫生專業知識的年輕人。表面上是個殺人為樂,把惡行直播於網絡上的冷血殺手,實際上是兩名被欺凌者對社會所作,以死亡為代價的強力控訴。「兇手」和「人質」身份的轉折繼續保持一貫的水準;「死因是甚麼?」,不是一條推理命題,而是哲學、社會學問題。
「自殺是隱藏在馬賽克背後的殺人行為。」今集的主線故事,正正跟《馬賽克日本》這句衝擊性的名言互相呼應。野木老師在第二集就曾經寫及自殺志願者,這次則更深入碰觸自殺這個題材。兩名主角白井和橫山同學,因為被害者的身份而同病相憐。校園生活一片黑暗,兩人在空置樓房裡研究如何用死亡去復仇,則成了生命中的一點燭光。參考自殺方法的書籍,研究隱藏兇器的方法,並不代表兩人當初就全心追求死亡的解脫。研究過程所帶來的一點幻想空間,就是那短暫的慰藉。然而隨著橫山的忍耐到了極限,白井的來遲一步,也讓他選擇走上控訴的絕路。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社交網絡這面心窗
在這裡不止一次寫道:社交網絡是一面心窗。
不同人對於同一面窗,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但最常看到的,
不外乎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愛人的面孔、旅行目的地的宜人景致,搞笑的圖片、影片,盛載的是滿滿的快樂與正能量;
有人會把它當成一本半公開的日記,記錄生活的點滴,留下存活的證明,希望別人看見自己的努力;
有人會用來一抒胸臆,把平日難以言喻的想法和感受道出;
亦不乏所謂的CD-ROM,登上網絡不為表達,只為瀏覽。
渴望被看見、渴望被注視,或是對別人感到好奇,可不是甚麼需要羞恥的事。
(筆者深明這份渴望,所以只要有時間看,值得點讚的都盡量點讚,給予一點肯定、一點關心;之於專頁就是多一點reach。有時看到負面東西的時候也會有點猶豫,點讚會讓人有幸災樂禍之感嗎?又該如何表達距離適切的關心呢?)
筆者使用社交網絡,也抱著這一份渴望。筆者亦深信事無不可對人言,不能言的事情,也許就是自己要面對、要改善的地方。雖然深明不需要羞恥,不過心裡也明白,但若然每次分享都把這份渴望一字一句打出來,或者這面心窗用得太多,恐怕會令人盲目,惹人生厭;所分享的東西太雜,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會變得模糊。社交網絡上分享得最多的是食物,大概也代表著食物在你的生命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甚至那是你的生活中,最值得分享的東西。因此筆者在社交網絡上所分享的東西,貴精不貴多。
執筆之際翻看自己分享過的東西,最近的幾乎都是自己的文字 (笑) 當然也不是每一篇都會share到個人帳戶之上,但所分享都是特別希望友人會看到。
因為這一面心窗最能反映筆者的內心。
不同人對於同一面窗,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但最常看到的,
不外乎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愛人的面孔、旅行目的地的宜人景致,搞笑的圖片、影片,盛載的是滿滿的快樂與正能量;
有人會把它當成一本半公開的日記,記錄生活的點滴,留下存活的證明,希望別人看見自己的努力;
有人會用來一抒胸臆,把平日難以言喻的想法和感受道出;
亦不乏所謂的CD-ROM,登上網絡不為表達,只為瀏覽。
渴望被看見、渴望被注視,或是對別人感到好奇,可不是甚麼需要羞恥的事。
(筆者深明這份渴望,所以只要有時間看,值得點讚的都盡量點讚,給予一點肯定、一點關心;之於專頁就是多一點reach。有時看到負面東西的時候也會有點猶豫,點讚會讓人有幸災樂禍之感嗎?又該如何表達距離適切的關心呢?)
筆者使用社交網絡,也抱著這一份渴望。筆者亦深信事無不可對人言,不能言的事情,也許就是自己要面對、要改善的地方。雖然深明不需要羞恥,不過心裡也明白,但若然每次分享都把這份渴望一字一句打出來,或者這面心窗用得太多,恐怕會令人盲目,惹人生厭;所分享的東西太雜,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會變得模糊。社交網絡上分享得最多的是食物,大概也代表著食物在你的生命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甚至那是你的生活中,最值得分享的東西。因此筆者在社交網絡上所分享的東西,貴精不貴多。
執筆之際翻看自己分享過的東西,最近的幾乎都是自己的文字 (笑) 當然也不是每一篇都會share到個人帳戶之上,但所分享都是特別希望友人會看到。
因為這一面心窗最能反映筆者的內心。
《UNNATURAL》--- 5
第五集的主角,是一對同姓鈴木苦命鴛鴦。出身寒門的男生跟小康之家的千金私奔的故事,在戲劇世界裡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兩人逃到小鎮相依為命,學歷不高、收入不多的鈴木先生踏實工作,鈴木小姐也滿足於平凡的幸福。
這平凡的幸福卻被嫉妒心所摧毀。
鈴木先生為了調查女友的死因,不惜挺而走險,瞞著鈴木小姐的父母,漏夜偷走其屍身,縱然知道解剖未必能解開死因的謎團,也願意付出鉅額、冒認為死者的丈夫;甚至在行踪敗露後,不惜向三澄和久部下跪,拜託UDI進行解剖,查出真相。
這就是東海林積極參加異性交流會,夢寐以求的東西。
成為某人的全部。
同時把某人當成自己的全部。
隨著鈴木小姐的死,鈴木先生也失去了他的人生意義。
這平凡的幸福卻被嫉妒心所摧毀。
鈴木先生為了調查女友的死因,不惜挺而走險,瞞著鈴木小姐的父母,漏夜偷走其屍身,縱然知道解剖未必能解開死因的謎團,也願意付出鉅額、冒認為死者的丈夫;甚至在行踪敗露後,不惜向三澄和久部下跪,拜託UDI進行解剖,查出真相。
這就是東海林積極參加異性交流會,夢寐以求的東西。
成為某人的全部。
同時把某人當成自己的全部。
隨著鈴木小姐的死,鈴木先生也失去了他的人生意義。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新年快樂 ---《地厚天高》
大年初二,先說句新年快樂。
願新的一年有真正的快樂。
小時候會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大概是由心而發。有利是可逗,有表兄弟作玩伴,有賀年食品可吃,不亦樂乎?
長大後會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則是約定俗成的客套話而已。依然有利是可逗,但以後的遊玩已再也不能帶來相同的快樂,賀年食品也不再帶來相同的滿足。
快樂的程度不斷下降,也不代表會變成負數吧?對某些人來說,每年一度的新春答問大會可能是導致新正頭快樂見負的主因,讓人不快的東西,又豈止於此?然而假期讓人得以從現實之中短暫解脫,也是種種不快的一種對沖。
缺少了快樂的新年快樂,總比現實的憂慮、煩惱、苦難要好。
兩年前初二凌晨的槍響聲卻改變了一切。
讓梁天琦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
也讓他和其他抗爭者身陷囹圄。
讓筆者切切感受到「新年快樂」的虛幻。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致坂元裕二的情書
致坂元老師:
本來並沒有在情人節寫情書的意思,只是碰巧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的豬大爺跟出版商辦了抽獎活動,寫下對《四重奏》和坂元老師的愛,既然動了筆就索性把自己對老師的愛意都記下。
對了,順道恭喜《四重奏》劇本中譯本成功出版。(雖然未有機會入手)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4) --- 世界真細小
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UNNATURAL》--- 2
以為在完成《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前暫時不會寫其他東西,但野木亞紀子老師的新作首兩集實在太令人驚喜。首先約略點評一下,題材是筆者不常看的單元推理劇 (以往一直不看推理和醫療,但早早已經破戒了XD),節奏相當明快,埋下不少不經意的伏筆,同一集又有好幾個轉折位,而且每一次都把案件推至另一層次的深度。主角群性格立體而吸引,對白有不少值得一記的金句,對於法醫行業這個職場和法醫學之意義亦有所著墨。最感動筆者的,還是故事裡濃濃的人文氣息,主角們對真相的執著,以及之於生死的尊重。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3) --- 無解的孤獨
前兩篇文章描寫了想死的念頭、缺了人生意義的存在狀態,或者大家會問,為甚麼會想死呢?為何對「存在」這個狀態感到如此不耐煩呢?筆者心目中的「幸福」和「不幸」又是甚麼呢?
還是不厭其煩多說一次。想死的念頭、原因是複雜的。人們對自殺者的其中一個錯覺是,一定是遇上了某種特定的、切身的苦難,情緒處於極端的狀態,才會尋死。自殺的報導會寫潛在死因,正是源於這種價值觀。
我們對各樣事情,總是追求簡單快捷的速食結論。
然而轉生入死,片語又何足道?
上篇亦有寫道,若筆者不動聲息死去,會被歸入近年眾多先筆者而去的學子和青年人當中,幾百份之一,因承受著現今青年人的一些共同壓力,比方說就業、樓價、上流的問題。死必有其因,這是合理的,但強求歸死因於個別的苦難之上,卻是輕率的。筆者的「死因」,也不會是一兩篇文章能夠概括得了。
第一個想談的「死因」,是孤獨。我們常言及孤獨,但所謂孤獨究竟是甚麼意思呢?照字面直白的解說,就是自己一個人。可是筆者的身邊可不缺人。
除了A0了二十四年之外,
家庭可算是齊齊整整。
朋友方面,畢業了好幾年,還能跟為數不少的中同、大同有聯絡,不時飯聚。
還有一班每個週末都會見面的團友。
仍然孤獨。
原因何在?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2) --- 從活著到存在
成為自殺志願者的筆者,過著的人生就跟大部份人一樣平凡。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父母的關係一般,以往會為小事吵架,現在則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沒出過甚麼大問題。筆者自小成績良好,所以父母一向對筆者的學業不過問,甚至過了兩年多的遊民生活,也沒有催逼要盡快找工作,上繳家用之類。筆者承認自己有點狡猾,因為一旦把「我想死」的念頭和盤托出,恐怕會失去現在的居所;在完整地寫出自己的想法前,唯有苟且偷安一下。
學生階段,總括而言除了思想上有點非主流,曾經在初中時期想過不一定要上大學,還有中五那年拿成績表被捉頭髮過長也堅持不剪(www)外,就跟一般受填鴨教育的香港學生沒兩樣。筆者高中時期為了公開試和大學的入場劵而努力;到大學階段,五件事只做了半件,但也去過O camp,走過堂,讀過書,寫過Final Year Project,畢業禮有去,畢業照有拍,沒做過甚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畢業之後,也曾經憧憬過找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一天遇上喜歡自己的人,然後成家立室。平凡得很的目標,並不奢求有甚麼名留清史的成就。
做過最非主流的東西,也許就是畢業後過了兩年多的無業生活,以及寫下「我想死」的念頭這兩件事吧。假若筆者現在不動聲息去尋死,翌日的新聞報導標題大概會跟近年接二連三的學童自殺新聞沒分別;內文可能猜筆者的自殺原因是求職失敗;留言大概會是一堆RIP,還有種種對今時今日青年人生活艱難的慨歎吧。
是怎樣由一個平凡的香港學生,變成自殺志願者?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 --- 2018年目標
新年快樂。
筆者剛過去的跨年慶祝活動,是兩年一度,2018年來到第三次的露營。除了因為樂極忘形而擾人清夢,被人冷言了幾句以外,遊玩的時間都很快樂。
新年會快樂嗎?
接下來還會繼續過著同輩羨慕的廢青生活,空餘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聽喜歡的歌,看喜歡的書、戲劇、打喜歡的籃球、彈喜歡的結他、跟喜歡的朋友照面。
但這些歡樂也都是止痛藥而已。
藥效過後,回到獨處的時間,面對一個人的歸途、昏暗的天氣、難以成眠的晚上,剛才的快樂就會被藏在心底裡的空虛取而代之。
週而復始。
本來想待打好整份初稿才一次過上載,但趁著年末、新年這個總結全年、展望來年的時分,就為往後的自白作個宣告吧。
筆者的2018年目標只有一個:決定繼續活下去,或是選擇死。從那週而復始的不幸循環中解脫。
筆者的2018年目標只有一個:決定繼續活下去,或是選擇死。從那週而復始的不幸循環中解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