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名為親情的枷鎖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近兩季的日劇也沒有好到要必看的作品,在這裡對上一次寫當季日劇應該要數到上季季初的《有家可歸的戀人們》。這次要寫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則是一套改編自小說的台劇,也是筆者人生中第一套完整追完的台劇。

整套十集的故事分成五個單元,所以每個單元也可以被當作一套約90分鐘長的電影來看;實際上劇中不少無對白的長鏡頭、演員情緒變化的特寫、象徵式的隱喻、科幻元素等表達手法,本身也頗具電影感。

表面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想讓觀眾反思的,是家長(特別是母親)望子成龍的心態。資本主義社會講求競爭、上進。在校園和教育的語境裡,成績就是孩子互相較勁的最高標準。在亞洲家長的心目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孩子未來得到幸福的必要手段。生於香港,幾乎每分每秒都呼吸著這種競爭的氣息,也不必多論。

故事中的五名母親,有使用一個能控制時間的遙控器,把孩子困在同一天不停上補習班,直到他讀得滾瓜爛熟方休的;
有不理孩子壓力過大,甚至容許家教老師施行體罰的;
有不准孩子發展寫作興趣,不時情緒勒索的;
有不顧孩子意願,強充大頭鬼也要把孩子們送進貴族名校就讀的:
千方百計要孩子取得好成績。


大部份母親以為自己望子成龍,都是出於無私的動機,希望短暫的苦幹,會為孩子換來將來的衣食無憂。過程不一定一切順利,面對孩子的反抗,母親未能說之以理或動之以情,有時候要威迫利誘,當中可能會令孩子難受,但在母親的心目中,這是必要之惡。

然而她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機,並沒有想像中的單純。
有些母親是為了透過孩子,實現自己當日資源缺乏,沒機會受教育而未能上流的未了之願;
有些母親是為了面子和社會地位;
有些母親是為了得到丈夫的注視和肯定;
孩子淪為她們達到目的的工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想要探討的,不單是母親極端的望子成龍心態,而是更深層次,歷史更為悠久的控制慾,將孩子視作自己的所有物、工具,漠視孩子意願、感受、壓力、傷痛,一種去人化的價值觀。

此等價值觀之所以仍然存在,部份是父權主義的遺毒,部份卻是母親們的主動選擇。母親們不是自願選擇成為女性,自願被生育的枷鎖所綑綁,開枝散葉必須懷胎十月;而育兒之責往往落在母親的身上,迫使她們放棄原來的事業、夢想與人生。取而代之,養育孩子成為了她們手中唯一的志業。她們想成就的,是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

另一方面也是說,在這些母親的心目中,孩子一事無成,也代表自己放棄一切、含辛茹苦,換來的也只有一事無成。

正因如此,有些母親會把孩子捉得緊緊的,甚至讓他們透不過氣。母親們忘記的是,女性仍可選擇一個不當母親的人生。在大部份情況下,是女性自願選擇成為母親的,不管代價多少。孩子並沒有責任為母親的選擇埋單。


孩子們要背負的,是母親們的期望、夢想與人生;而劇組則告訴觀眾,長期的威迫利誘、情緒勒索,所犧牲的不只有孩子的快樂童年、青蔥夢想、熱血回憶、純真情懷,還可以是他們的健康和生命。最後一個單元《必須過動》,便是整套劇集的集大成,把望子成龍的價值觀推至極致:成績成為了衡量地位的唯一標準,職業、生活水平、社會地位均以成績劃分;母親的名利亦與孩子的學業成績掛勾。故事告訴觀眾,以成績衡量一切的社會,並沒有變得更好,反而催化了母親們的名利的偏執;這份偏執又扼殺了不少孩子的天賦和人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想帶出的,並不是對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的血的控訴,而是一份對母親、對孩子的諒解,對親子關係的拆牆鬆綁。
孩子毋須背負母親的人生。
母親毋須視孩子為人生的全部。
孩子和母親的成就和幸福,亦毋須被學業成績綑綁。

寄望透過拆牆鬆綁,真正生出真摯、純粹的親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比起學業成績、名利和才能,人性才是更合適的標準。


P.S. 五個單元中有四個單元都有提及自殺,當中尤以《媽媽的遙控器》最觸動筆者這個自殺志願者的神經。主角紀培偉,實際上就是步上了西西弗斯的後塵。母親是他世界裡的神明,而培偉所推的石頭,則名為讀書。即使他知道母親手中的遙控器,能不斷逆轉時間,令他起死回生,他依然一度選擇不斷自殺,作為對推石命運的控訴。筆者縱有死念,代入培偉的角色,反而有積極生存,對抗母親控制的信念;大概是源於,在故事的語境裡,有明確的命運,亦有明確的對抗對象,如此一來,一切違反母親意願的事情,皆變成有意義的抗命行為。意志的勝利,也不止是精神上的勝利,而是實實在在的勝利,真正做到卡繆筆下所寫的戰勝荒謬。

相反,現實中的一切荒謬、命運,皆是模糊的;意志的勝利,可能只是精神上的勝利。以為自己戰勝命運,可能不過是自我想像出來的外力假借,人生一切的對抗和努力,可能了無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