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自殺志願者眼中的自殺 --- 《自殺論》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暫告一段落後,又再次回到從書本影視作品堆中尋找答案、尋找希望的日子;當中對死念有新想法之時,在此留下片語。至於會選甚麼書來看,除了友人介紹/外借,另一來源是到書店逛逛,記下有興趣的作品,再到圖書館借閱;這本《自殺論》乃其一。作為自殺志願者,自然被以「自殺」為題的書籍所吸引。

《自殺論》出自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之手,看畢後才知道是社會學角度出發,以自殺為切入點,證明自殺不單是個人的選擇,而是受社會因素所影響社會現象,從而引證社會學之地位的作品。由於筆者意在從書中尋找答案,因此對書中引用數據的部份沒有用心看,只集中在作者的結論。

作者主要把自殺分為三種:利己式、利他式乃脫序式,同時亦指出這三種模式的自殺亦可各自混合成三種新的類型。筆者作為自殺志願者,以第一身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死念,則認為是屬於三種的混合。

利己在於死亡能夠帶來脫離現實種種痛苦、加害被害的隱約希望;
利他在於希望能夠透過自殺的控訴,為自己的理念背書,作為改變世界的最後手段;
脫序在於身處當今極權管治、樓價高企、自由漸失的香港社會,看不見出路。

誠如作者所言,任何事都不是自殺的特定原因,導致自殺的原因是複雜的 (也因此筆者需要花上十篇文章以盡書)。自殺只是眾多問題的一個表徵,其成因還是需要逐個故事察看,不能三言兩語就能得出結論。





書中第二編首三章主論利己式自殺,透過疏理數據得出:自殺人數多少跟宗教社會、家庭社會、政治社會一體化均成反比。Durkheim在書中沒有明言孤獨一詞,但結論中顯然證實了孤獨跟自殺的關係。當然,社會完全一體化,也不一定能消除孤獨,表面上的親密也不代表彼此就能互相理解,但之於慰藉孤獨,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作者對此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在家庭、宗教、國家以外建立一個更具凝聚力的新團體。在他的眼中,由同類職業組成,興趣、文化一致的行會就是這樣的團體。在作者的時代,普羅大眾的社交圈子的確不出家庭、宗教和國家。今時今日我們擁有更大的結社自由,有更多樣的社交圈子,但似乎孤獨作為死念的根源之一,仍是懸而未解。雖然結論不盡相同,筆者跟Durkheim在孤獨的出路上,還是有相似的看法:在家庭、宗教、民族、國家等既有關係之上,劃更好的圈,建立真正的歸屬

書中亦有提及以往的社會視自殺為罪行的源由。在基督教主導的西方社會,宗教固然是此種觀念形成的最大因素。以筆者愚拙的宗教知識,《聖經》中並沒有任何禁止自殺的條文,得出「自殺乃罪行」的觀念,乃當時神學思想發展出的一個推論:上帝所賜予的生命和軀體具有神性,是聖靈的殿,乃神聖不可侵犯。因此殺人或自殺,均是宗教上的一種侵犯。自殺也不獨是個人行為,因這種行為亦會對社會帶來影響,對上述的宗教主張,也是不少人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程度之侵害。



作者作為社會學家,著書也是以學者的第三身客觀視角,以「他人之死」的目光去看待自殺一事。自殺在Durkheim眼中,是云云社會問題其中之一,是一個「問題」。著書的目的如文首所說,主要旨在社會學,其次則是解決自殺這個社會問題。

活生生的人命,不過被當成冷冰冰的社會問題來處理。

誠然Durkheim所著的是學術著作,行文保持學者的客觀乃是無可厚非的;但筆者從字裡行間中,不但感受不到作者對於有人選擇提早結束生命一事的同情、同理或惋惜,更看出作者對於自殺者有負面的看法,認為自殺者跟殺人者一樣,都是「身心衰退者和軟弱無能者,不能對社會起某種有用的作用,注定要失敗」、「自殺是變相和弱化的殺人」、「使我們可以在不用社會干預的情況下以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擺脫一定數量的無能或有害的人,讓他們自行消滅」。筆者想,此種負面看法,跟主流的死亡觀大有關係:生命是美好的,死亡是壞的。甘願放棄生命之美好捨本逐末,提早步向死亡之虛無,其生命大概是失敗的。

筆者在此並不打算深入討論「死亡孰好孰壞」這個哲學問題;上述抱持「絕對正確」態度的觀點乃偏頗之見,則顯而易見。每個人對於成功失敗,皆有不同的標準。在社會主流的標準下,無業、無錢、無產、無地位的筆者無疑是個廢青,是個失敗者。縱使不敢苟同,筆者可不介意自己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但對於站在因為這些標籤而感到痛苦的人之立場上,撕去這些偏見的標籤是應行之義。「失敗者就是社會的問題」、「自殺不失為一個消除社會問題的方法」此類視成王敗寇為最高原則的價值取態,不過是搬用了自然界弱肉強食的原始法則去合理化自己的所作所;然而人禽有異,身為人類,卻信奉自然界的法則,只讓人淪為與禽獸無異,未免太不文明了。倒過來說,身為既得利益者、無心者,才有條件說出這樣獨善其身的無心說話吧。

雖說廣義上「死亡孰好孰壞」,並無公論;但如同蘇格拉底所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一活,筆者覺得,未經審視的自殺也是不值一死的。生命不一定全然美好,死亡也不一定全然是壞;但在筆者的心目中,身陷加害被害的循環、彼此孤獨而處的生命,是壞的;未尋盡生命有沒有幸福的可能性,就輕下定論,選擇死亡,放棄一切可能性,亦非美事。

因此必須繼續尋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