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無心之失(4) --- 生命何價?



在非洲,每1分鐘就有60秒過去。
在香港,每日都有人自殺。

就像我們不會每分每秒留意時間的流逝那樣,我們也不曾留意,有人在我們營營役役,努力生活,毫不猶豫擁抱生命的價值同時,正在跟死念纏鬥。

可能直到自殺新聞被報導的一刻,才回過神來。
要珍惜眼前人。
要陪伴身邊有需要的人仕。
要關注情緒病。
要學懂跟情緒病患者的相處方式。

然後繼續營營役役,繼續有人選擇尋死。週而復始。

筆者不是盧凱彤的歌迷,對於她的死亡的關心,也不值大書一番。會感到惋惜,純粹是基於人道立場應有之義,欣賞她作為公眾人物。願意分享跟情緒病患搏鬥的經歷。

令筆者不得不一抒胸臆的,仍然是這個吃人的社會。
無心者的無心之失


選擇尋死,到底是擺脫世上一切折磨的一種解脫,還是錯失美好在後頭的一件傻事,我們不知道;
只知道記者報導自殺消息時,新聞下半部份的主角竟然變成案發的屋苑和它的「身價」,則不禁讓人倒抽一口涼氣。
把一個人的生死淪為左右樓價的因素,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常見的去人化。

當然,這也不過是筆者夾雜了個人因素的解讀。從一篇數百字的報導,根本無法確認甚麼。

是記者無心嗎?下半部份也可以是編輯的畫蛇添足。
是百貨應百客,反映著讀者群(也就是香港市民)的心態嗎?也可能是記者編輯的片面解讀。
是整個香港病了嗎?根本就沒有科學化的數據或量算方式,去證明有多少香港人懷抱這種「去人化」的價值觀。

筆者則覺得這個名為「無心」的病自古以來就遺傳著,並非香港人獨有。斷症背後沒有專業知識、科學統計、數據分折,只是單純出於想像、出於同理心、出於理性、出於活了24年的經驗。

至少筆者曾經是患者的其中一人,樓價高企下曾經想像,再來一次沙士這樣的天災人禍亦非壞事。(不是說在那些時期趁低吸納有甚麼道德上的錯誤;從來錯都在那去人化的心態。樓還是可以買,但切勿忘記是建築在別人的不幸之上。)

當然,買樓這個議題對於現在的筆者來說,已是虛無飄渺。
不求改變世界,但求尋得一個不受加害的歸屬。



我們會讉責寫這篇報道的記者,網上留下反同留言的人冷血,認為「Rest in peace」的惋惜、關心身邊有需要人仕、認識並關注情緒病,才是正確的取態。

死者已逝,對死者來說,自殺報道寫成怎麼樣已經不重要;
愧疚也好、遲來的關心也好、三分鐘熱度的關注也好、冷血也好、無感也好、輕生也好;
這個世界已經不重要。

我們甚至不能確知死者的死,是有意為之,還是意外。
誰知哪個才是合乎事實的解讀?

之前在《13 Reasons Why》的觀後感中亦提到,自殺是名乎其實的「作者已死」。也就是說,我們再也無法得知,哪一個解讀、投射,才是死者的心聲,才是「正確答案」。因此,筆者覺得,只要是讓世界變得更好的解讀,就是好的解讀。

能留著死者逝去帶給我們的悸動而活,嘗試讓世界變得更好、固然是美事;三分鐘熱度的同理心,願意花時間心力去同理死者的苦況,不論時間長短,始終也有值得肯定之處。至少心仍是會跳動的。但願那些看見生存意義的人,能把真正的光芒照進自殺志願者的心中。

但願這個世界,有讓人不惜歷盡艱辛,仍要活下去的價值。

相反,記者、留言者的鞭屍,再也無法傷及死者分毫。
但他們所發表的偏見,會繼續滋長,製造出新的受害者。
譴責他們的無心,是為了仍然在世的我們。

死者已逝,但生者依然在世。這個世界對生者來說,依然重要。
以上是筆者身為自殺志願者,帶有相似念頭下的想像和解讀。

再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