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文章描寫了想死的念頭、缺了人生意義的存在狀態,或者大家會問,為甚麼會想死呢?為何對「存在」這個狀態感到如此不耐煩呢?筆者心目中的「幸福」和「不幸」又是甚麼呢?
還是不厭其煩多說一次。想死的念頭、原因是複雜的。人們對自殺者的其中一個錯覺是,一定是遇上了某種特定的、切身的苦難,情緒處於極端的狀態,才會尋死。自殺的報導會寫潛在死因,正是源於這種價值觀。
我們對各樣事情,總是追求簡單快捷的速食結論。
然而轉生入死,片語又何足道?
上篇亦有寫道,若筆者不動聲息死去,會被歸入近年眾多先筆者而去的學子和青年人當中,幾百份之一,因承受著現今青年人的一些共同壓力,比方說就業、樓價、上流的問題。死必有其因,這是合理的,但強求歸死因於個別的苦難之上,卻是輕率的。筆者的「死因」,也不會是一兩篇文章能夠概括得了。
第一個想談的「死因」,是孤獨。我們常言及孤獨,但所謂孤獨究竟是甚麼意思呢?照字面直白的解說,就是自己一個人。可是筆者的身邊可不缺人。
除了A0了二十四年之外,
家庭可算是齊齊整整。
朋友方面,畢業了好幾年,還能跟為數不少的中同、大同有聯絡,不時飯聚。
還有一班每個週末都會見面的團友。
仍然孤獨。
原因何在?
是害怕獨處嗎?之於這點,人們常把孤獨和獨處混為一談。筆者不是那種害怕獨處的人。這些年來多次的Wandering HK大多是自己一個四處走逛,試過一個人去旅行,也享受過一個人的自由自在和恬靜。害怕獨處的人,大概過不了筆者這種生活。況且獨處帶來的自在是會見頂的。獨處的恬靜,並非來自孤獨的消失;只是來自把那份孤獨放在一旁,暫時不去注意,不被它弄至焦躁不安。
不是說找個人陪伴自己,孤獨就會消散不見。置身於鬧市人海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孤獨。在水洩不通的鬧市中,當然不只有自己一個人;而比起空無一人的冷清街道,鬧市中的雜音也算是之於孤獨的一種短暫安慰。但身邊閃過那些素未謀面的身影,跟你並沒有建立任何連結,也對排遣孤獨是了無意義;倒在看見街裡愛人一對對時,孤獨感油然而生。
這是因為前者跟獨處一樣,提醒了「自己一個人」的現實。
喚起孤獨感不止於走在街上。回到家中,登上網絡,看到發生在這個城市的事,住在這個城市的人又怎樣回應的時候,更倍感孤獨。《當想起這段戀情一定會流淚》裡頭最有共鳴的,就是這種居於大城市的孤獨感。
此際再度反思,這種難以言喻的情緒、感受,大概就是孤獨。孤獨在於距離感。車箱裡肩摩轂擊的乘客,心的距離卻是無比的遠。從因為電車遲到而發出的嗤聲,對死者的不屑,你感受不到任何「人性」在裡頭;而你不知道,車廂內其他沉默不語的乘客,幾多人心有戚戚然,又有幾多人心裡咒罵。對筆者而言,新聞留言串內的冷血留言、面書上的冷血評論,也是一種嗤聲。當然,單從這些嗤聲,就斷定欠缺人性,無疑是草率的;但這也是憑所見所聞得出的合理假設。
「以往,我早上上班是乘電車的,只是偶爾幾天坐一次。廣播說發生了事故,所謂事故就是有人死傷對吧。那時候,身邊一個普通的人,不屑地「嗤」的一聲,因為電車要遲到幾分鐘。聽到那種聲音,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湧來。那種事情,或是類似的事情,每天一點點地發生,在各種情景當中。但是,只是自己的事情已經讓人疲於奔命,反正無能為力,所以一直裝作沒有察覺。」 - 《當想起這段戀情一定會流淚》3
或者你會說,這些乘客,也許一生中只在車廂裡有一面之緣,與我何干?這些價值觀跟你我南轅北轍的人,可不是nobody,也是跟你我住在同一城市裡的城市,並非無關痛癢。他們跟你我有著同等,甚或乎更高份量的選票,或者在不同的職場裡,手握不同程度的權力。你所見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同樣會對生命逝去嗤之以鼻的,也可以是公司同事、上司、親戚、家人或朋友。價值觀的差異,小的會帶來關係間的磨擦、衝突,勾起不快;大的能影響前途,甚至整個城市的命運。
總覺得居於這個城市,大部份都是劇中那個對別人的死不屑一顧的人;像曾田練般的同路人,卻找不到幾個。最能感受到這種孤獨的一刻,也許是上年的特首選舉吧。是有心人因為疲於奔命、無能為力而沉默不語,還是根本沒幾個呢?
是因為身邊的關係欠真誠嗎?非也。之於關係,之前寫過《論修羅場》一文,裡頭用上「半吊子」、「欠缺坦誠」去形容存有隔閡的關係,亦談到真正的連繫。重讀之際,有感之前的說法有欠完整。用上「真正」二字,並不是想說現在擁有的連繫都是虛假的、不完全的,否定身邊的人對關係的付出。筆者覺得,只要期望對等,就是理想的關係。然而理想的連繫,不一定能成為孤獨的解藥。因為一段期望對等,有相當程度坦誠的關係,不一定親密,不一定有共同的幸福藍圖。
我們跟血親有著相遇的緣份,同一屋簷下朝夕相對,不代表彼此的期望和坦誠一定對等。對於血緣以外的關係,似乎比較灑脫,合則來,不合則去,期望容易對等一些。縱有對等的期望和坦誠,但欠親密。(當然要做到坦誠這步本身也不易)
孤獨也是源於從世界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必要。在狹義的世界,上述的灑脫態度自然不能完全滿足被需要的感覺;另一方面之於親密關係的執著卻可以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為一種束縛。在廣義的世界,則有所謂「呢個世界無話無咗邊個唔得」,有沒有筆者的存在,世界仍然在轉,太陽依然會從東方升起。套用商業社會的價值觀,人力也不過是可替代的資源。假設筆者自殺,對不認識筆者的人而言,只是一個數字,每年自殺者的千份之一;對認識筆者的人而言,也許會是個打擊,但仍然能活下去吧?
延伸閱讀:《產科醫鴻鳥 (2)》---6、 《逃避可恥但有用》---4
在上一篇文章附上了《哲學有偈傾》對人生意義的討論,跟這一點也不無關係。資本主義的出現,擴大了我們的世界觀,讓我們更難對焦,也更難成為別人的焦點,人與人之間更顯疏離。但歸根究底,核心的原因還是潛藏於人性。
「如果那人消失不見,心中好像開了洞一樣的空虛,希望有人會惦記著我。如果這就是活在世上的唯一證明,那麼有幾多人是真正活著的呢?只要有一個人,在我消失之時,心會感到撕裂般的疼痛,好想再一次見你」 - 《Love Shuffle》9
就算孤獨又如何?
孤獨致命嗎?
孤獨、空虛、找不到人生意義。不是甚麼千年奇遇,無數的人都經歷過。樂觀地看,孤獨就是我們尋找另一半,跟別人接觸交往的原動力。曾經孤獨,才更能嚐得幸福的甘甜。空虛的生命,就找一些意義去充實、填滿,或是尋找一段可以掃清孤獨感的關係吧。
這些方案都有前提:有所謂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或是其他的代替品,可以把孤獨一掃而空;人生是有意義的,心目中的意義是能夠實現的。
孤獨有解藥嗎?
執筆之際才想到,究竟孤獨的反義詞是甚麼?熱鬧?溫暖?好像都不太準確。換句話說,能夠讓人不感到孤獨的,是甚麼東西呢?談到排遣孤獨感之道,不出「人」、「事」:找個人陪伴,或者找些事幹,讓自己忘記孤獨。
這份忘記卻只是暫時性的。孤獨還在,只是你變得沒有閒暇去想它。
世上尚未有一事,可以讓筆者完全忘記孤獨。幾乎所有事情,更是需要有人陪同,有人見證,有人肯定,才能添上意義。畢竟一人不成世界。假設世上只餘下筆者一人,可以為所欲為,也難解孤獨。畢竟就只剩自己一個吧?美食、美景沒有分享的對象;成就沒有人給予認同。
倘若孤獨有解藥,關鍵還是在人。
有人選擇不停服用止痛藥,總而言之,就是不讓自己有停下來的一刻。廣交朋友,自然有很多相交和經營關係的時間;獨處的時候,就讓工作、興趣去填滿空虛,以量代質。
有人選擇尋求解藥:尋找真愛,成家立室,改變「自己一個人」的狀態。寂寞有了歸屬,有安放之處。
二次創作者谷阿莫的影片中經常提到 「交往、
學術一點說,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就一直以家庭作為基本的單位。孩童誕生以後就由家庭提供三餐溫飽,供書教學;成年後甚至安排婚事,然後傳宗接代,循環週而復始。
成家立室不一定為了排遣孤獨,但卻是作用之一。
親情能成為解藥嗎?
先假設這個解藥有效。原生家庭方面,父母與子女,不過是彼此相遇而已。這些既有關係提供了製造解藥的條件,提供陪伴,卻不保證能彼此理解,掃清孤獨。彼此依然會有稜角,有誤解、有隔閡。
在此想把焦點放在建立家庭,把愛情轉化為親情之上。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卻能選擇自己的另一半。建立家庭本身看似平凡,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到。還是要有「首先你要有…」的前提,還是回到那句:誰說一定有命中注定呢?親密的關係,可遇不可求,因為關係是雙向的,你喜歡的人不一定夠喜歡你,跟你有對等的期望。之於所有關係亦然。
筆者相信緣份,相信每段關係都有其極限,能夠把緣份最大化已是難能可貴。不敢說筆者為最大化已經盡了全力,問心無愧;但勉強下去就會幸福嗎?
這個解藥的另一個問題是排他性。也就是說,藥效不適用於劃在「家庭」這個小圈子外的落單者。所以筆者會說友情是止痛藥的一種。因為本來沒有幾多友情,有共同的幸福藍圖,相反都是各自為著自己的幸福藍圖打拼。隨著年歳漸長,友人都會步上成家立室的主流。當新家庭的幸福成了首要目標,關係圈子愈變愈大時,能夠彼此伸出援手,陪伴的時間和心力日益減少。身邊的友人雖然還未踏入這個階段,筆者卻能預見止痛藥的藥效減退,有朝一日會用完的結局。
如此把友情說得冷酷,筆者卻不覺得優先選擇自己的幸福有錯。常言道:人有無限的可能性,筆者卻認為人的能力充滿限制。現實沒有影分身術,在同一段時間裡,一個人所能兼顧的事情是有極限的,而很多事情都是有時限的,蘇州過後無艇搭。我們無可奈何地只能為想做的事情都排上優次,甚至把部份選擇捨棄。只要不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以自己和被劃在圈內者的幸福為先絕對沒錯,也不用對別人的不幸和孤獨負上道德責任。反之,對於另一半和孩子,可是要承擔起他們的生命。只是不要自欺欺人,誠實面對自己所選擇的、所捨棄的就是了。
每日為生存、為自己的幸福打拼就已經疲於奔命了,似乎難以撥出額外的時間或心力了。幫街邊跌橙的婆婆執橙,寒暄幾句,所需的時間成本和心力,當然不成負擔;倘若跌橙婆婆是孤獨的獨居老人,我們除了言語上的關心和執橙以外,還能做到更多嗎?用空想的跌橙婆婆做例子,似乎距離還是太遠;倘若身處孤獨的是熟悉的面孔呢?我們願意付出多少心力去理解,去陪伴?
再說一次,我們不用為別人的不幸和孤獨負責。
所謂陪伴,也不是說要24小時糖黐豆般跟出跟入。親密程度乃是取決於心的距離。
可是能把圈子劃大一點嗎?
有人選擇學習跟孤獨共存之道。筆者覺得,只有極少數人是喜歡孤獨多於跟別人共處,孤獨而不空虛,不痛苦;自己則不屬此類。大部份人喜歡獨處,也不過是一種退而求其次,身邊欠缺臭味相投的同行者,就改變自己的主觀,尋求精神安慰吧。
曾經有友人問到,假設筆者並非孤身一人,交了女朋友,會繼續這個無業狀態嗎?若走上主流,又會選擇甚麼工作呢?大概筆者也會優先選擇自己的幸福,一邊在主流營營役役,一邊忍受自週遭的孤獨和不幸而生的無力感吧。
但已經回不了去。
正因為走不上主流的幸福之道,嚐過孤獨的空虛,才發現主流的限制,想尋找一個效用比親情更廣泛,適用於自己,也適用於更多人的解藥吧。
這種解藥存在嗎?筆者還是未有答案。
最後回到死亡這個主題之上。
孤獨何以致死?
不。孤獨本身並不一定會殺人。筆者之所以想死,就是因為現實不斷告訴筆者,解藥難尋、難製,孤獨的空虛只會如雪球般滾大。
在尋到解藥,或是確定解藥不存在前,筆者希望能像坂元裕二老師筆下,《四重奏》第八集前半段的すずめ一樣,暫時把自己的單相思安放好,先繼續服用短暫陪伴的止痛藥。
然而讓人心痛的不止孤獨的空虛。
筆者都喜歡的人,也不是互相喜歡。
世間不是遍地繁花,不是努力就能尋見桃花源。
即使各家自掃門前雪,也罷了。現實卻是,各家不但自掃門前雪,還要把雪掃到別人頭上、別家門上。
(關於空虛之前在《FAQs》中引過兩篇寫空虛寫得很貼切的文章,這裡再貼一次)
〈撥開霧以後我們看見的才是真相對不對〉
最後回到死亡這個主題之上。
孤獨何以致死?
不。孤獨本身並不一定會殺人。筆者之所以想死,就是因為現實不斷告訴筆者,解藥難尋、難製,孤獨的空虛只會如雪球般滾大。
「我喜歡的人有喜歡的人;他喜歡的那人也是我喜歡的人,希望他們順利發展呢。」
「那你的『喜歡』怎麼辦呢?它無處安放,你不煩惱嗎?」
「我的『喜歡』…有時在一旁滾來滾去,有時好好躺著。」 - 《四重奏》8
在尋到解藥,或是確定解藥不存在前,筆者希望能像坂元裕二老師筆下,《四重奏》第八集前半段的すずめ一樣,暫時把自己的單相思安放好,先繼續服用短暫陪伴的止痛藥。
然而讓人心痛的不止孤獨的空虛。
筆者都喜歡的人,也不是互相喜歡。
世間不是遍地繁花,不是努力就能尋見桃花源。
即使各家自掃門前雪,也罷了。現實卻是,各家不但自掃門前雪,還要把雪掃到別人頭上、別家門上。
(關於空虛之前在《FAQs》中引過兩篇寫空虛寫得很貼切的文章,這裡再貼一次)
〈撥開霧以後我們看見的才是真相對不對〉
〈我不敢直視的___〉
《ナモナキヒト - amazarashi》(無名氏)
詞、曲:秋田ひろむ
一人の夜の寂しさを 言い訳にしてみても
傷つける為の言葉は 空しくなるだけ
それでも 心に穴が空いて
そこに流れ込んだ泥水は
全部吐き出さなきゃ
苦しくても吐き出さなきゃ
就算試著把晚上獨自一人的孤寂當作藉口
但以傷人為由吐出的話語 也只會變得虛空
即便如此 向心口上的洞
流進的骯髒泥水
不得不全部吐出
就算難受也不得不傾吐而出
上手くいかないときは 何をやっても駄目で
駄目だ駄目だって思ってりゃ 上手くいくもんもいかないよな
カーテンの隙間から 朝日が急かしやがるんだ
もう出掛ける時間だよ しょうがない出掛けるか
諸事不順的時候 做什麼也力不從心
一直想著「不行,不行」的話 就連拿手的事情也會碰壁呢
從窗簾的縫隙中 朝陽不停催促著
已是出門時間了啊 只能無奈地出門嗎?
名も無き僕 名も無き君 何者にもなれない僕達が
ぼろぼろに疲れ 流れ着いた街で たった今すれ違ったのだ
それを 出会いと呼ぶには つかの間過ぎたのだが
名前を付けてくれないか こんな傷だらけの生き方に
無名的我 無名的你 沒有成就特別的我們
疲憊落泊地 在人潮擠擁的街上 剛擦身而過
就算將其稱為相遇 也不過是一瞬間
要為它取個名字嗎? 這種傷痕累累的生活方式
誰かが君の事を 悪く言っていたとしても
大丈夫 人の生き方は 良い悪いではないのだ
目の前の分かれ道の 選択に悩みこそすれど
それを不正解と言ってしまう選択こそ 最も不正解なのだ
誰人對你惡言相向也好
不緊要 人的生存方式 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眼前的分岔路 煩惱著該往何處
唯有斷言「那選擇是絕對錯誤的」 才是大錯特錯
上手く行かない時は 人のせいにしそうなもんで
それを自分のせいにしてる 君は優しすぎるから
駅のホームでも ため息さえ飲み込んで
息を詰まらせているのは 全く君らしいよ
諸事不順的時候 人總是會怪罪別人
但總是在怪罪自己 是源於你過份溫柔
在車站的月台上 連嘆息也嚥下
緊張得屏息的樣子 實在太像你了
名も無き僕 名も無き君 何者にもなれない僕達が
ぼろぼろに疲れ 流れ着いた街で たった今すれ 違ったのだ
それを 運命と呼ぶには ありふれていたのだが
名前を付けてあげるのだ その傷だらけの生き方に
無名的我 無名的你 沒有成就特別的我們
疲憊落泊地 在人潮擠擁的街上 剛擦身而過
將其稱為命運 雖是言之過實
但為其取個名字吧 這種傷痕累累的生活方式
人知れず流した涙 隠していた悔しさ
名付けられる事無い 詠み人知らずの悲しみ
ビルの風に舞い上がり 路地の隅に吹き溜まる
始めから無かったみたいに忘れるか
僕達の名も無き悲しみは 今こそ讃えて然るべきだ
僕達の名も無き悲しみは 君に見つけられるのを待っている
不為人知的淚水 隱藏起來的不甘
沒有名字 不知何處生出的悲傷
隨高樓間吹拂的風起舞 溜進巷子的角落
能像從一開始不曾發生過般忘掉嗎
我們這份無名的悲傷 正是此刻 該被歌頌
我們這份無名的悲傷 正在等待 被你發現
名も無き僕 名も無き君 何者にもなれない僕達が
ぼろぼろに疲れ 流れ着いた街で たった今すれ違ったのだ
それを 必然と呼ぶには 瑣末過ぎたのだが
今こそ 名前を呼び合うのだ この傷だらけの生き方の
名も無き人
無名的我 無名的你 沒有成就特別的我們
疲憊落泊地 在人潮擠擁的街上 剛擦身而過
就算將其稱為必然 雖是太過瑣細
正是此刻 我們互喚名字了 過著這傷痕累累的生活方式的
無名氏
《ナモナキヒト - amazarashi》(無名氏)
詞、曲:秋田ひろむ
一人の夜の寂しさを 言い訳にしてみても
傷つける為の言葉は 空しくなるだけ
それでも 心に穴が空いて
そこに流れ込んだ泥水は
全部吐き出さなきゃ
苦しくても吐き出さなきゃ
就算試著把晚上獨自一人的孤寂當作藉口
但以傷人為由吐出的話語 也只會變得虛空
即便如此 向心口上的洞
流進的骯髒泥水
不得不全部吐出
就算難受也不得不傾吐而出
上手くいかないときは 何をやっても駄目で
駄目だ駄目だって思ってりゃ 上手くいくもんもいかないよな
カーテンの隙間から 朝日が急かしやがるんだ
もう出掛ける時間だよ しょうがない出掛けるか
諸事不順的時候 做什麼也力不從心
一直想著「不行,不行」的話 就連拿手的事情也會碰壁呢
從窗簾的縫隙中 朝陽不停催促著
已是出門時間了啊 只能無奈地出門嗎?
名も無き僕 名も無き君 何者にもなれない僕達が
ぼろぼろに疲れ 流れ着いた街で たった今すれ違ったのだ
それを 出会いと呼ぶには つかの間過ぎたのだが
名前を付けてくれないか こんな傷だらけの生き方に
無名的我 無名的你 沒有成就特別的我們
疲憊落泊地 在人潮擠擁的街上 剛擦身而過
就算將其稱為相遇 也不過是一瞬間
要為它取個名字嗎? 這種傷痕累累的生活方式
誰かが君の事を 悪く言っていたとしても
大丈夫 人の生き方は 良い悪いではないのだ
目の前の分かれ道の 選択に悩みこそすれど
それを不正解と言ってしまう選択こそ 最も不正解なのだ
誰人對你惡言相向也好
不緊要 人的生存方式 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眼前的分岔路 煩惱著該往何處
唯有斷言「那選擇是絕對錯誤的」 才是大錯特錯
上手く行かない時は 人のせいにしそうなもんで
それを自分のせいにしてる 君は優しすぎるから
駅のホームでも ため息さえ飲み込んで
息を詰まらせているのは 全く君らしいよ
諸事不順的時候 人總是會怪罪別人
但總是在怪罪自己 是源於你過份溫柔
在車站的月台上 連嘆息也嚥下
緊張得屏息的樣子 實在太像你了
名も無き僕 名も無き君 何者にもなれない僕達が
ぼろぼろに疲れ 流れ着いた街で たった今すれ 違ったのだ
それを 運命と呼ぶには ありふれていたのだが
名前を付けてあげるのだ その傷だらけの生き方に
無名的我 無名的你 沒有成就特別的我們
疲憊落泊地 在人潮擠擁的街上 剛擦身而過
將其稱為命運 雖是言之過實
但為其取個名字吧 這種傷痕累累的生活方式
人知れず流した涙 隠していた悔しさ
名付けられる事無い 詠み人知らずの悲しみ
ビルの風に舞い上がり 路地の隅に吹き溜まる
始めから無かったみたいに忘れるか
僕達の名も無き悲しみは 今こそ讃えて然るべきだ
僕達の名も無き悲しみは 君に見つけられるのを待っている
不為人知的淚水 隱藏起來的不甘
沒有名字 不知何處生出的悲傷
隨高樓間吹拂的風起舞 溜進巷子的角落
能像從一開始不曾發生過般忘掉嗎
我們這份無名的悲傷 正是此刻 該被歌頌
我們這份無名的悲傷 正在等待 被你發現
名も無き僕 名も無き君 何者にもなれない僕達が
ぼろぼろに疲れ 流れ着いた街で たった今すれ違ったのだ
それを 必然と呼ぶには 瑣末過ぎたのだが
今こそ 名前を呼び合うのだ この傷だらけの生き方の
名も無き人
無名的我 無名的你 沒有成就特別的我們
疲憊落泊地 在人潮擠擁的街上 剛擦身而過
就算將其稱為必然 雖是太過瑣細
正是此刻 我們互喚名字了 過著這傷痕累累的生活方式的
無名氏
路過。
回覆刪除和你一樣。單身,而且自小父母離婚,只想說,早悟到人要靠自己。
我不理解有什麽可能一個人可陪另一個人過一世,不論是朋友/情人還是家人。我對這種陪伴反而深感恐懼。其實我覺得早點發現人生在世是各走各路,是一件好事,免得老來悲傷。
而在這個紛擾都市我也很不快樂。想過也許最幸福的生活,是抛下一切,去偏遠地方務農,種瓜得瓜,過最踏實的生活。而如選擇在這裡繼續苟且,唯一過得去的方法,我覺得就是掩蓋眼前的一切荒謬,假裝幸福,假裝樂觀,而努力在工作中找未曾發現的自我。而我正在做這樣的自己,並開始得到微弱的滿足感。
謝謝留言。
刪除筆者也想過歸隱田園(笑)常跟友人笑說,假若生於古代,自己絕對會成為隱士。
一個人當然不能物理上陪伴另一個人過一世。就如文章所說,陪伴不是糖黐豆,物理上的陪伴,跟心理上的陪伴都不可或缺。不曾擁有,就不會有失去的痛苦;同時間亦嚐不到擁有的甘甜。
可以告訴筆者,如此不快樂,你仍選擇苟且下去的原因嗎?如何假裝帶來微弱的滿足感?
最後想介紹同樣是amazarashi的作品《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先附上別人翻譯的版本:https://www.jpmarumaru.com/tw/JPSongPlay-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