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2) --- FAQs(1)


四月,暫且寫畢十篇共計數萬字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後,並沒有得到預期中的迴響,一些「是」或「不是」的答案;半年後,趁著生日寫下小總結,總算得到更多的答案,然而當中還沒有「是」或「不是」。當然,筆者也知道,寫下問題,寫下死念後,就能一勞永逸,是種不設實際的奢想。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從來都不是絕對答案,而是一個過程。
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

之於尋索的旅程,行文前後的自我反覆思量固然重要;
他者的觀點與角度亦不可或缺。

這兩個星期,不論是跟友人見面對答,或是透過網絡的交流,均獲益良多。不想僅僅讓這些獲益流於私下的交流,因此索性把把友人向筆者提問的一些FAQs和回應寫成文章,以另一個角度解說自己的死念;也可當作是閱讀前十篇的一個manual吧。至於答案,筆者會同時寫下一個長話短說版和一個字海版,任君選擇。




「我有睇哂,但唔知應該點樣回應。」

長話短說版:

就如實跟筆者說「我不懂回應」就好了。然後,如果願意的話,跟筆者一起探索「不懂回應」背後的因由。知道是「不懂回應」,總比筆者獨個兒猜測沉默無語的背後是「不想回應」,「沒有留意」,還是「漠不關心」來得好。

字海版:
就讓筆者猜猜「不懂回應」背後的原因。

不論是基於理性上的人道主義立場,還是感性而發的惻隱之心,面對素未謀面的自殺志願者,心底裡有勸他一句「唔好死」的衝動,乃人之常情。即使是筆者這個不能百份百肯定生命之價值的自殺志願者,仍有此等衝動。

然而跟絕大部份的旁觀者一樣,筆者會選擇壓下這份衝動。
原因在於距離。

關係的距離。
劃圈的距離。

是連名字也不知曉的陌生人。
不知道他經歷了甚麼,才會想到尋死。
是一時衝動,還是深思熟慮的決定?
自己又有甚麼資格去勸他「唔好死」呢?

一句不知來由的「唔好死」,似乎太輕率。
除了「唔好死」以外,卻沒有別的話可說。

不懂回應,於是不回應。

假若真的如此渴望拯救別人,那麼上述的一切,全是可被衝破的藉口。不認識名字、背景、經歷、死念的源頭,就嘗試去結識和理解吧。然而理解需要花時間、花心力。花時間去理解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跟花時間去理解身邊所愛的人,經營自身的幸福,可是非此即彼的選項,說到底,始終是機會成本的考量。

筆者想,大概沒有人會想筆者死去,卻不是人人皆願意把這念頭宣之於口;願意宣之於口的,也未必願意再多費心力去閱讀,理解筆者的死念。一方面可以解讀成機會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則可解讀成價值不足。

對於因為這個博客而萍水相逢的讀者們,比理解一個網民更有價值的事情,固然多不勝數;
對於在網絡以外認識筆者的友人們,也不在少數。

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幸福。
有更重要的人和事。
總有比理解死念更重要的事情。

事情並不是那麼二元。
聽見自殺志願者的「我想死」,而沒有說出「唔好死」,甚或乎額外花時間心力理解當事人的死念,並不代表那陌生人沒有惻隱之心可動;
聽見友人的「我想死」,表達的關心僅止於一個「唔好死」,甚至對友人擺在網絡上隨時可供閱讀的死念置之不顧,也不代表這段關係一文不值。



所謂距離,也是常人與自殺志願者的距離。
沒有想過自己死亡的人,跟死念的距離。

寫下《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旨在讓覺得活著是理所當然、生命滿希望的常人,能夠理解筆者的死念。然而死念的本質是苦澀的,是難以入口的,也是複雜的。沒有想過死亡的人,大概對首篇中描繪的死念感到一頭霧水。

筆者當然明白。
畢竟每個自殺志願者也曾經是常人,曾經被自己的死念困擾過。

想著再多的形容,對於沒有感受過死念的人來說,還是太過遙遠,解讀的空間太大,會不知何從入手,筆者決定把自己掌握死念的方法寫出來。

那就是理性。
(理論上)人皆有之的理性。
以理性尋找死念的源頭,梳理出當中的前因後果。

用理性梳理得出的東西,解讀空間較小,表達準確一點,也許能跨越關係、經歷的限制,就算跟筆者素未謀面,也能理解;但大概理性是把雙面刃,也讓死念帶點哲學論證的味道,倒為死念設了一定程度的思考門檻,讓它變得艱深、難懂、趕客。就算願意看畢的,也未必能掌握背後的思路。

如前所述,複雜、苦澀、難懂,是死念這泥沼的本質;因此任何三言兩語的概括,皆是粗疏的。但筆者還是嘗試在這裡,為自己的死念,為十篇《告白》做個小簡介:

常人以為死念跟苦難密不可分,所言甚是;但筆者的死念,不是源於親身經歷過甚麼苦難。
筆者並非活在苦難和不幸當中;而是活在不幸的週圍。
我們都活在不幸的週圍。

事實上,大部份在人生碎片一欄寫道的事件,正是發生在我們週遭的苦難。(在首篇亦有提及)嚴格來說,這一點一點的加害事件,對筆者來說,並不切身。常人跟筆者這個自殺志願者,均是旁觀者。

分別是筆者感受到加害的痛苦。
無力、無解、循環不息、周而復始。

正如陳韋安老師《 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中所言,世上大部份的快樂,其實是一種視線轉移,將目光由不好的事情中抽離,轉向好的事情之上。

筆者卻始終無法忘記,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將會發生。
任何快樂、幸福,均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之上。

再者,在無心者所造成的加害被害以外,在孤獨、劃圈的問題下,所謂平凡的幸福其實不如常人所想的伸手可及。

這些就是筆者的死念。



面對他人的死念,沒有足夠的拯救執念,全因距離不夠近。
若有足夠的執念,就能衝破既有關係的劃圈;
跨過常人與死念之間的距離;
深入死念的泥沼;
理解、拯救。

於是我們停留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的矛盾 ,「唔好死」,以及背後的千言萬語,只能啃在喉頭。面對可能發生的悲劇,我們或沉默,或止於「唔好死」,或止於理解。

未能蒙著泥足深陷的風險,向泥沼中的自殺志願者伸出援手,成為拯救。
一切泥沼以外伸手的好意,筆者一樣感激。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是筆者的呼救。
不是刷存在感的狼來了,而是一個嘗試,自己主動跨越他人跟死念之間的距離。希望文字會先換來他人的理解,或許別人反思後重新劃出的圈,會有筆者在內;然後,建立真正的歸屬,走出一條脫離加害的路。
為著這點,筆者也試著成為更好的陪伴。



但首首首首先,還是要先從「不懂回應」的位置邁步向前。
從坦承「不懂回應」開始,然後是腦內思前想後的念頭和猶豫。
不管有甚麼想法,對筆者來說,也是無比珍貴。

待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 --- 2018目標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2) --- 從活著到存在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3) --- 無解的孤獨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4) --- 世界真細小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5) --- 無盡的加害與被害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6) --- 無心之失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7) --- 阿寶.jpg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8) --- 改變世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9) --- 改變一個人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0) --- 愛子的世界預想圖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1) --- Birthday Wish

《赤いキリン - ゆず》(紅色麒麟 - 柚子)
詞、曲:北川悠仁


工場に圍まれた港町
生まれ育ったこの町
昔から見慣れてるこの風景
相も変わらずとても好き

被工廠環繞的港口小鎮
生我育我的這座小鎮
從前便熟悉的這片風景
一如往昔的萬分鍾愛

ギクシャクしてる人間關係
もうあの頃には戾れないだろう

磨擦不斷的人際關係
已經不能回到往時了吧?

そして今日も一日が終わる
沈む夕陽と共に
赤いキリンは茜色の空に
何を想い 何を見ているの

然後今天又是一日的結束
跟夕陽一同沉去 
紅色的麒麟在緋紅色天空上
在想著什麼 在注視著什麼呢?

汽笛が鳴り響く船の町
離れられずに過ごしてきた
恋も夢も憧れも
この大地に染み付いてる

汽笛響起的 船舶小鎮
無法捨離 一直走到今天
不論是戀愛、夢想,還是憧憬
都在這片大地染上色彩

心ない言葉 君の言葉
もうわかり合う事は出來ないだろう
無「心」的話 你的話
已經不能再互相理解吧?

あの日と同じ丘の上から見える
パノラマ 町の燈り
赤いキリンは群れをなして寄り添う
笑ってるの? それとも泣いてるの?

跟那天一樣 從山丘上看得見的
小鎮的全景夜色 
紅色的麒麟聚集成群 互相依偎
是笑著? 還是哭著?

そして今日も一日が終わる
沈む夕陽と共に
赤いキリンは茜色の空に
何を想い 何を見ているの
笑ってるの? それとも泣いてるの?

然後今天又是一日的結束
跟夕陽一同沉去 
紅色的麒麟在緋紅色天空上
在想著什麼 在注視著什麼呢?
是笑著? 還是哭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