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改變世界的兩難 ---《沉默》



前日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提到改變世界,剛好上星期團契週會就看了電影《沉默》(Silence),故事正是展示了改變世界所要面對的掙扎。(也可以當成是系列的8.5篇)

改變世界,放在基督教的context裡,就是要執行耶穌的大使命,把福音傳遍地極。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扎根歐洲的基督教會就能把枝葉伸展至地球的另一端。《沉默》裡的兩名主角,就是以改變世界,希望把福音傳至日本的傳教士。

如何改變世界?如何把福音傳給未得之民?差會的做法是,差派傳教士到當地建立教會,然後努力宣講神的道,自然水到渠成。然而現實不如想像中順遂。當年的幕府害怕傳教士帶來的種子,他朝會成為破壞現有社會秩序,甚至顛覆自身統治的威脅,因此選擇把基督教會連根拔起,禁止傳教士在境內傳教,強迫信徒要改教,違令者需要面對嚴刑。人民普遍篤信佛教、神道教,政府以及民眾均對外來的基督宗教抱敵視的態度。這是電影中兩名傳教士所踏足的日本。要改變世界,則要面對無數的兩難。

該不畏政府打壓,光明正大傳教,還是保存實力,轉向地下?跟政府旗幟鮮明的對抗,恐怕只會成為被迫害的一員;在地下發展教會,又難以宣教。當然,傳教士來到異地,對打壓並非一無所知,本身亦有冒生命危險的覺悟,但自願冒險的同時,亦可能為新信徒帶來厄運。以此一來,還是要冒行蹤敗露,村民被連累的風險,到其他的村落傳福音嗎?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8) --- 改變世界?



活在空虛、孤獨、苦難循環裡頭,該何去何從?

感性上,首先浮現的念頭是尋死。相比起其他「活著」的出路,尋死有其「容易」之處:只要承受一時的痛苦,就一了百了。沒有人知道死後「不存在」是甚麼感覺、有沒有死後世界、死後世界是哪模樣、有沒有來生之類。然而之於現實的荒謬,死亡所能帶來的潛在解脫,依然是誘人的。

尋死的困難,就在於這潛在的不確定性。人死不能復生,一旦尋死,就沒有機會回頭探索其他出路。也許死亡不是解脫,是地獄,在其中要承受比現世更多的苦難。

尋死以外的出路,則不外乎改變孤獨、苦難循環的世界,正視死念的源頭;或是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期望。兩條出路,似乎又以後者較前者易。誰不想世界和平?可是改變世界這四字,跟凡人看來沾不上邊。談何容易?

容易的路,不等於正確,前路一片光明。
艱難的路,也不等於錯誤,前路一片黑暗。

今天就讓我們探索改變世界這條出路。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無心之失(1) --- You 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早前在《自殺志願者的告白(6)》論到無心人的概念,說到世上充滿了不具同理心的「無心人」,現實世界自然不乏例子。就用這些例子,為前文的論述作些補充,看看無心人如何無心。

是次想說是Eliza Tseng 之愛嬌聊天室,一個寫親子關係的台灣Facebook專頁近期所發的文章。筆者沒有追蹤開這類專頁,也是這次透過盤菜瑩子私人ac share下才接觸到。簡單為文章作過總結,就是作者的朋友到府上作客,朋友的孩子闖進了作者孩子的房間,還不守規距,弄壞了房間的物品。作者的孩子為私隱被侵犯而生氣,父母(也就是作者跟其丈夫)最後搬出了「房間是爸爸出錢買,擁有權不屬孩子,私隱權和房間都是爸爸所給的福利,所以不能生爸爸的氣」作說辭,擺平了孩子的不滿。

單看前半段,不過是一般親子專頁的日常,透過分享自身的育兒經驗,述說育兒之道,小故事說大道理。從對話所見,父母有道歉,亦試圖教導孩子「體諒」自己的大意和人家的不懂事,最後孩子學懂對父母和上帝所給予的一切感恩、原諒別人的過錯、控制自己的情緒,房間又變得更整潔,一團和氣,super!

現實是,無心人不一定是大奸大惡的魔頭,往往是平庸又模棱兩可。(某程度上,平庸之惡比起大奸大惡,更令人扼腕。)
有意或無意間偷換概念,用另一套大義去掩飾自身的失格。

孩子學懂的「道理」、「美德」,不過是馬賽克。
是拒絕向孩子承認自己錯誤的詭辯。
是掩飾了失信於孩子、以權威顛倒是非黑白的藉口。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7) --- 阿寶.jpg



大概有看前面文章的,也會隱約嗅到筆者那種循環史觀的悲觀味道。跟循環相對,則是一種線性的史觀。就算認同筆者所說,世上充滿苦難,依然可以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工業革命帶來爆炸性的經濟增長,普遍提高生活水平。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日趨便利,人均壽命延長。昔日的人民活在極權統治之下,跟其相比,雖然今日香港未有完全的民主,但尚算比下有餘。至少還能隨心隨意登上Google、YouTube和Facebook。縱然世界苦難處處,還看歷史的進程,誰說明天不會更好呢?誰說人性沒有進步、不會進步?

另一種觀念卻昰剛好相反。認為世界愈變愈差。「這是最黑暗的世代」這種論調,尤見於教會。人心被資本主義所製造出來的財富和權力迷惑,變得貪婪,民風已不如往日純樸;科技的發展和網絡世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與疏離。

兩者觀念均將歷史以世代觀之,無視了原地踏步的人性。筆者相信循環史觀,不是純粹被眼前的苦難和悲傷所蒙蔽,也並非無視人類社會在科技、文化、自由與人權等方面的長足進步。能夠對歷史、人性有這些反思,當然仗賴前人種樹,不斷更新、豐富答案。但非人性亦隨著人性一起「進步」。

人類總要重覆同樣的錯誤。
非人性是循環的關鍵。

人性與非人性之間的對抗,一直毫無進展。
世界隨著無心者手中的武器變得更為致命,步向滅亡。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6) --- 無心之失



世界苦難處處、循環不息。若不想有生之年被無力感繼續折磨,其中一條出路是嘗試減少苦難。
下藥首先要對症,要治本;要減少苦難,則首先要問:苦難的源頭是甚麼呢?撇除了人力無法改變的天災,餘下的另一種苦難,便是人禍。
筆者會說,源頭是人性;
又或者應該說,非人性。

我們常言「人性」,但在不同的語境下,卻是各有所指。
天災時受災者不顧自身安危,嘗試拯救、救援隊不辭勞苦救災,是人性;
臨臨被虐至死的案件,旁觀者會批評其父母「沒有人性」;
解款車押送的現金散落告士打道,途人爭相撿拾,也可以說是人性。

廣義來說,人性是指「人的性情」,則人的所有行為,皆發乎其性,孰善孰惡,皆屬「人性」,其實是一種tautology,無助解釋任何東西。狹義來說,前兩者的人性,跟後者的人性,就有不同的定義。前者的人性是善,甘願捨己的無私、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後者的人性是惡,一種見錢開眼的自私。

筆者會說苦難源頭在於人性,是採了善性的狹義。孟子的《四善端》,是幾乎在香港上過學也讀過的課文;然而看見現實的模樣,跟孟子一樣相信人性本善的,大概沒剩幾個。可是筆者覺得,人性本善,可以從另一種角度解讀。

從「人的定義」去解讀。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袖手旁觀者的告白



在這裡寫過不少有關加害被害的事情,也包括對上一篇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或者之於讀者而言,難言對非切身的苦難有甚麼感覺。筆者也知道自己不是超人,在大部份事情上也不是加害者,只是個旁觀者,不用對加害事件負上甚麼責任。對傷害有感覺,不是出於加害者的愧疚,只是看見有人受苦,又能想起跟受害者的關連(可以單純是人類這個共通身份)之時,會感到難過而已。

世界可不是如此二元,只有加害者、被害者之分。
還有無數的旁觀者、局外者。

前天收到友人傳來的這篇有關校園欺凌的文章,裡頭的故事,正是一件發生在筆者身邊的加害事件。

這篇文章,不是要向誰澄清甚麼,也不是要搶佔甚麼道德高地,只是像那篇訪問一樣,單純說出一個旁觀者,目睹傷害的心聲。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天離地有多高,信仰的真象與我就有多遠?



素來在日常生活,以至網絡世界裡瀏覽文章、新聞報導、以及其下的回應,都會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這半年來開始了把這些想法、感受記下和整理的習慣,希望能逐步理清自己的思緒。

寫下《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後,有友人覺得筆者所寫的只是一些未經實證的想法,筆者也深表認同。雖然如此,筆者目前為止還未想到一個完整又可行,把想法付諸實行的方法;可以做的也就只有把想法記下、整理、完善,然後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嘗試拋磚引玉而已。

本來打算把所思所想用不定期週記的方式記下,但下起筆來又發現,所記之事又不是那麼零碎,決定還是分開來寫 (笑)

上星期一晚出席了Umbrella City Cyberchurch舉辦的三一論壇「天離地有多高,培靈與公義就有多遠?」。借這個機會分享一下自己的信仰狀況。若有仔細留意這裡文字的,大概會知道筆者有返教會的習慣,屈指一數日子也五年有多了;家人友人都順理成章以為筆者成了信徒。當然會有這個推斷不無道理,但返教會跟基督徒,其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說回論壇的本身,會有興趣出席主要是因為筆者一直有追看其中一個講者howtindog的影片,亦有留意另一名講者陳韋安的文章。素來聽過不少非信徒對基督教、基督徒有一定的stereotype,然而羅馬非一日建成,林鄭說天堂已經預留了位置給自己的嘴臉、今次立法會新東補選候選人趙佩玉偏執的世界觀、聖公會主教管浩鳴為港共、中共政權的說項、主流教會、基督教團體對政治的不聞不問,卻站出來堅決反對同志平權的行事標準,通通都有份建構了今日香港基督教、基督徒於非信徒心目中的形象。

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出於同一個信仰,亦有各式各樣的信徒,不能一概而論。聽三位講者之言,你會發現不是每一個信徒都是如此盲目、偏執、或虛偽。基督教信仰也造就了一批願意批判自己、批判別人、批判信仰的信徒。這份批判與反思,筆者相信非信徒也能受用。筆者想說的是,不要立場先行,由標籤去斷定一個人的內在;而昰要仔細檢視在別人身上所貼的,是甚麼標籤,又貼得正不正確;放諸信仰亦然。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 (5) --- 無盡的加害與被害



前兩篇言及無解的孤獨,以及劃地為牢的深化,如何讓人萌生死念。也許大家對孤獨有所感觸,卻不太能感受到跟死念的關係。在發佈文章以後,不少友人主動關心筆者,有些會問,是不是發生了甚麼事情呢?背後的價值觀是,死亡跟苦難有關。人之所以會動死念,是因為遇上讓人生不如死的切身苦難,抵受不住,才選擇提早結束生命,以死亡作為解脫的最後手段。

(在Facebook page置頂了《自殺志願者的告白》第4.5篇,閱後再繼續瀏覽下面的文字,會有更好的理解。)

自殺的新聞報導,結尾往往會附上一兩句,交待死者的潛在死因。這些死因離不開情困、財困、學業問題、工作問題、家庭問題,也不過是記者憑採訪所得的資訊而歸納出來的結論;實際的「死因」如何,假若死者沒留下遺書,根本無從得知。筆者想帶出的,不是對死因的不可知,而是由上面的歸納,可以得出我們對自殺的解讀。

此種價值觀,本身並沒有甚麼邏輯謬誤。若我們把這種邏輯推深一層,有同理心的人大概都應該要尋死了。

因為大大小小的苦難,每分每秒都在發生。
循環不息。無窮無盡。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UNNATURAL》--- 7



集集有驚喜的野木老師。

是次UDI要面對的危機是一個挾持人質,挑戰三澄醫生專業知識的年輕人。表面上是個殺人為樂,把惡行直播於網絡上的冷血殺手,實際上是兩名被欺凌者對社會所作,以死亡為代價的強力控訴。「兇手」和「人質」身份的轉折繼續保持一貫的水準;「死因是甚麼?」,不是一條推理命題,而是哲學、社會學問題。

「自殺是隱藏在馬賽克背後的殺人行為。」今集的主線故事,正正跟《馬賽克日本》這句衝擊性的名言互相呼應。野木老師在第二集就曾經寫及自殺志願者,這次則更深入碰觸自殺這個題材。兩名主角白井和橫山同學,因為被害者的身份而同病相憐。校園生活一片黑暗,兩人在空置樓房裡研究如何用死亡去復仇,則成了生命中的一點燭光。參考自殺方法的書籍,研究隱藏兇器的方法,並不代表兩人當初就全心追求死亡的解脫。研究過程所帶來的一點幻想空間,就是那短暫的慰藉。然而隨著橫山的忍耐到了極限,白井的來遲一步,也讓他選擇走上控訴的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