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不滅的怒火---《廣告牌殺人事件》



前幾天趁著團契週會看了一直想看又未看的《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跟筆者最愛的《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一樣,是個關於加害被害的故事。關於喪女的故事。

在一切的罪行,一切的加害行為當中,尤以殺人的刑罰最重。因為唯獨人死不能復生。殺人行為,對死者固然造成了不能挽回的傷害;然而之於生者,傷口的痛似乎也是永不磨滅。




一切的火頭始於主角Mildred Hayes (Frances McDormand飾)的女兒Angela (Kathryn Newton飾)被姦殺。首當其衝的是承受喪女之痛的Mildred,但事件卻沒有任何目擊者而成了懸案,她的憤恨亦苦無宣洩對象。世人常言「time heals」,經過七個月,Mildred的怒火卻是愈燒愈烈,從未能成功破案的警方,一直燒到世上所有罪犯、強姦犯,甚至是全國的男性,通通不能獨善其身。怒火中燒的Mildred租下城外三塊廣告牌,首先把火燒向警長William Willoughby (Woody Harrelson飾),其後一直蔓延。

警局上下威脅廣告公司除下廣告牌;
小鎮的居民不忿警長要抵受無理的指控;
肥牙醫決定把不忿付諸行動,倒得到一隻被割傷的大姆指;
警員James Dixon (Sam Rockwell飾)誣告Mildred的朋友Denise藏毒。

警長Willoughby的自殺,則燃起了新的火頭,促成更多的傷害。
遺孀Anne和兩名女兒經歷喪夫、喪父之痛。
Dixon把廣告公司負責人Welby打至重傷,他也因此丟掉工作;
不明人仕到Mildred打工的禮品店搗亂;
Mildred前夫Charlie在醉意下燒掉廣告牌;
Mildred到警局縱火,意外燒傷了Dixon;
為了補償,Mildred跟侏儒James約會,羞辱了對方。


《廣告牌殺人事件》透過Angela被姦殺一案,描繪了加害行為所燃點的怒火,如何生生不息,製造出更多的加害。怒火之所以不滅,人死不能復生固為其一。被憤恨所燃燒的人,就只有自行嚥下和吐出兩途。前者就是以理性把怒火壓抑,告訴自己人死不能復生,發怒只會造成更多傷害,無補於事;然而怒火既起,可不會自動熜滅,理智的壓抑反而是火上加油,增加了一吐而盡的衝動。

Mildred則選擇了後者。怒火一旦吐出,卻是難以同時以理智控制,因此會接近無等差地燒向所有潛在的加害者、無辜的旁觀者,甚至是其他被害者。縱觀全局的觀眾,會為盡忠職守的警長Willoughby抱不平,認為他不是事件中的加害者,懸案未破也不是他的錯,沒道理要承受Mildred的指控;怒火應該指向那姦殺了Angela的犯人。

可是,被害者真的可以做「適當地」把怒火投向加害者嗎?
加害者就只有兇手一人嗎?


理性上,我們不是神,無法掌握加害事件的一切因果,明確指出所有的加害者。殺害Angela的固然是仍然在逃的兇手,但促成事件發生的,可不止兇手一人。是Mildred事發前不肯把車子借給女兒,並因此起了爭執,女兒才會走上那條被姦殺的路。再想深一層,警方有沒有不盡職的地方?制度上有沒有未完善之處?說回兇手本身,是犯案是源於兇手本人的一己惡念,還是教育制度、家庭、朋輩影響的問題?

警長Willoughby的自殺,是加害事件的另一例。得知真相的觀眾會知道,加害者不是Mildred,而是病魔。

對嗎?
遺書所說的就是一切的真相嗎?
我們能寫下包單說,自己掌握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被害者不知道誰是潛在的加害者,仍在逍遙法外。唯一確知的是,我很憤怒。
壓下怒火,只會讓自己在怒火中煎熬。
釋放怒火,則會種下更多的火苗,造成更多的傷害。

如此一來,怒火應投向何處?


故事提出的出路,仍然是老掉了牙的理解。直到結局,警方還是捉不到始作俑者,但經歷過眾多加害被害,曾為加害者的Mildred和Dixon均理解到「憤恨招惹憤恨」的道理,自己無等差地釋放恨意,會傷害無辜的人,讓更多人承受自己所受之痛。故事停在這裡,是典型的大團員結局。

然而,沒有經過傷害的過程,似乎也換不來恩怨泯滅,互相理解。兇手依然逍遙法外,世上各地繼續有Angela此等悲劇發生,加害者依然繼續加害,散播憤恨。

即使能無痛學會寬恕並排解怒氣,面對加害,被害者就只能處於被動。
等著被傷害,等著怒氣被挑動。
逆來,就拼盡氣力去順受。
任由加害產生的恨意將自己或別人吞噬。

結局中Mildred和Dixon搭上旅途,仍然猶豫要否殺掉那個在酒吧吹噓往績的強姦犯。把加害者除掉,是除掉加害,還是點起新的火頭,製造出新的加害者、被害者?即使怒火對準槍頭,一吐而盡,又會否把自我毀掉?

說到底,我們還是不知解決加害事件的方法。
筆者的發想是建立歸屬。一個隔絕加害者的世界。
你在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