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解讀「解讀」 --- 《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真相影響解讀。
解讀互相影響,從而影響現實,影響其他解讀。」

《漢娜的遺言》的班底創造了一個妙齡少女自殺的真相,影響了主角們的解讀,讓他們的人生掀起千重浪。這浪濤透過螢幕,也傳至另一端的現實世界。筆者寫下劇中角色對故事的解讀;「解讀」本身,也是筆者對這浪濤所得出最主要的解讀。在網絡上瀏覽過其他人對此劇的負面解讀後,筆者又有一些新的解讀,不吐不快。在此先強調「作者已死」的道理,多樣性是解讀的本質,解讀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至於高低好壞,則不妨一辯。


美化自殺?


第二季中控方嘗試塑造的故事,是一眾負面解讀的縮影:

《漢娜的遺言》把主角Hannah Baker塑造成悲劇的女主角,美化了自殺:
自殺能夠讓人脫離校園欺凌、被孤立和性侵的痛苦;
Hannah自殺,留下13條錄音,意在報復,將自己的痛苦轉嫁於生者之上,成為加害者的陰霾。

傷害和痛苦是壞事,這一點應該無容置疑。先不論Hannah的意圖是無心之失,還是「無心」之失;認為「劇集美化了自殺」這個解讀本身,已帶有「生優於死」這種價值判斷的前設,因而認為自行提早結束生命是一件壞事。此種前設亦見於社會主流加諸於自殺與自殺者之上的負面標籤:輕生、「諗埋一邊」、軟弱、不負責任、一時衝動。

筆者同意自殺是一件壞事,卻不同意這個前設。同意前者,不是認同上述的負面標籤與價值觀,而是基於「自殺是隱藏在馬賽克背後的殺人行為。」這個觀點;不同意後者是基於筆者不認為,生存一定比死亡好。關於生死的反思,早前已花了十篇《自殺志願者的告白》的篇幅去論及,這裡就不詳論。

批評《漢娜的遺言》美化自殺,部份是害怕有自殺志願者看過Hannah的故事後,潛藏的死念會被觸發,引致骨牌效應。這正正是第二季所帶出的保護主義:以為保持世界一切正常的假象,把問題掩蓋,問題就不存在。只要對自殺絕口不提,自殺志願者就不會成為自殺者。

另一方面,繼續無視產生死念的一切加害、孤獨、痛苦;
無視自殺志願者的生不如死。

不是劇集美化了自殺;
而是社會美化了生命。

筆者作為自殺志願者,觀劇後找到一絲被理解的慰藉;同時亦必須承認,死念有所加重。劇集不是無風起浪,掀起的浪濤,不過是現實的一個載體、一種特訂敍事角度的呈現。

世上沒有加害、沒有性侵、沒有孤立、沒有校園欺凌,就不會有Hannah Baker,不會有《漢娜的遺言》。

加重死念的是螢幕內的故事。筆者知道這些加害的故事,在現實中亦不斷發生,而自己除了平庸的文字以外,無能為力。無力阻止別人受害。無力阻止看見別人受害而心酸。

進一步加重死念的是螢幕外的現實。即使看過如此出色的劇作,聽過錄音的解釋,依然有人不解自殺志願者的痛苦,在他們身上進一步添上「美化自殺」和「令自殺傳染」的標籤。看到世人的解讀,筆者更相信,以生命作控訴,希望求得在世者的理解,是渺茫的奢望。若這裡的文字變成了遺言,不論無心者,就算有心人當中亦會有誤解者。

有觀眾覺得Hannah生前沒有明言自己的難處,沒有盡最大努力尋求協助,自殺終究還是一種輕生。事實上,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做得夠不夠。

發聲也不一定會被聽見。
言語也不足以傳達一切。
「渴望被聽見」的欲求亦可以被扭曲。

筆者在此明言自己的難處,但可能到頭來,還是落得跟Hannah同樣的下場。
也許當生命的亮光悄然而逝,旁人才得以察覺。
又或許一瞬的察覺以後,就甚麼都不剩。

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一地兩檢的通過,又記起上年底曾經有青年人以死相諫?



自殺場面嘔心?


另一個主要批評,是兩季結局中,Hannah割腕自殺的場面和Tyler被性侵的畫面太血腥暴力,令人感覺不良,認為毋須如此繪形繪聲;自殺場面尤如一場教學,會引來模仿。筆者不知道提出這個批評的人,是否同時亦批評劇集美化自殺,但Hannah自殺場面的寫實處理,卻正正能證明劇組沒有刻意美化自殺。

死亡、性侵的痛楚,本質上就是會讓人感覺不良,無美感可言。
正因不想美化自殺,才毫無保留地展示自殺的痛。

這份痛楚,是自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個刻劃,反而喚起自殺志願者對生命的慎重:生命果真如此痛苦,驅使你要經歷如此強大的痛楚去尋死嗎?

看過兩季結局,依然批評劇集美化自殺的人,大概是幸福的。大概他們的生命還沒受過深刻的傷害,才能對他人之死、他人之傷的寫實描繪無感吧。



精神病描寫有欠準確?


雖然《漢娜的遺言》的班底有刻意標榜劇集的其中一個訊息,是提升社會對精神病的關注,但筆者覺得這並不是故事的重點。重點由始至終都是自殺,以及跟自殺密不可分的死因:加害、孤立、欺凌等。筆者同意此劇提及精神病的篇幅不足,患者之一的Skye成了過眼雲煙;以鬼魂的形式讓Hannah登場,也讓Clay的病況變得有點失實。

筆者不是專家,但透過自身經驗知道,自殺跟精神病,可沒有必然的關係。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有自殺傾向;不是所有自殺志願者都是精神病患者。可惜批評此劇有關精神病部份描寫失實的人,大抵都有錯誤的假設,以為Hannah的自殺是源於精神問題。

他們沒有注意到,加害所造成的傷痕,已足以讓精神健全的人轉生入死。



角色行為不合理?



Clay的行為過份衝動,把錄音公諸於世有勇無謀,沒有好好保管照片是低級錯誤。
明明放不下Hannah,怎能短時間內跟Skye成為情侶?
Hannah應該要被同情,故事不應破壞其完美受害者的形象。
Tyler是個冷血的校園槍擊手,故事不應營造觀眾對他的同情。
Alex沒有足夠的自殺理由。
Tyler比Alex更「應該」走上自殺之路。
成人的表現有時過份幼稚。
年輕人的表現有時過份成熟。

對於角色行為的批評還有很多,但總括來說,批評者的矛頭不是角色,而是劇本。事情不但不應這樣發生,更不會這樣發生。

事實上,不合理中的「理」,並非指事情不會這樣發生,而是指事情不應這樣發生。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名言「凡存在即合理」之所以常被超譯,正是源於人們常搞不清實然和應然問題。成人不應表現幼稚,但事實上成人不時會表現幼稚。人的行為應該合乎理性,但事實上就是會做出感性凌駕理性的衝動行徑。非理性、幼稚的行為,雖不合乎理性,卻合乎理。

人類不是一堆程式,行為並沒有特定模式。因此只要故事能交待前因後果,交待角色行事之「理」,就沒有批評「存在」不合「理」之處。第二季在「理」上比較牽強的敗筆,就只有Zach跟Hannah一條霧水情緣,沒有出現在第一季的錄音中出現。在眾多角色需要兼顧之下,劇本已算是取得不錯的平衡 。

觀眾閱讀故事,往往帶有太多前設。
角色行為應該符合特定的行為模式。
結局要帶出正面訊息。
處理自殺、精神病這種議題必須認真、鉅細無遺。
年輕人入世未深,心智未成熟,訊息不能含糊。

事實卻是,故事不是教科書,解讀並沒有絕對的答案。



從之前幾篇文章,不難看出筆者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但筆者也必須承認,世事無完美,《漢娜的遺言》不是完美之作,技術上有不足之處,情節上仍有敗筆。重要的是瑕不掩瑜。《漢娜的遺言》嘗試打破世人對自殺者的刻板印象,聆聽標籤背後的心跳,讓一直被誤解的自殺,能夠被世人重新理解。傳達的過程縱有欠完美,當中那份互相理解的珍貴心意,乃是這個社會相當缺乏的東西。

筆者之所以對本地劇集失去興趣,質素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故事的價值觀十年如一日,製作班底除了求財和娛樂觀眾以外,就沒有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東西。

訊息永遠是創作的核心。

評論者習慣以理性的角度剖析一部作品,卻往往忽略了核心。以往筆者觀劇、寫評論,也是用上同樣的角度,在爬文的過程才發現,作為核心的訊息,才是最值一書的東西。

希望別人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乃人之常情。因此當遇上別人不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時,自然會感到不快;當這些批評有合理之處時,心情則更為複雜、不安。讓人不安的是,筆者害怕批評者不止不喜歡《漢娜的遺言》對各種主題的處理手法,更因執於這些瑕疵,從而忽略了作品當中的人文精神。

文明社會依然欠缺的人文精神。
跟批評的理性批判精神同樣重要的人文精神。

用上同一個標準去審視筆者平庸的文字,大概不論想要傳達的東西價值如何,筆者的文字也會被誤解、被討厭吧。
可能是筆者的過份想像,也可能不是。

批評跟理解,雖然不是非此即彼,但批評者跟創作者各說各話,是將彼此推向更深的理解,還是背道而馳?
解讀雖無絕對的對錯,但從世人的解讀來看,互相理解,以至筆者的幸福,似乎仍是遙不可及。



P.S. 文中所引用的批評意見,可雜見於以下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