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求同存異 --- 《顯魅與和樂:對生命源流的逆流探索》
這次要寫的《顯魅與和樂:對生命源流的逆流探索》,是筆者偶爾看見友人的ig story分享的選段而發現的。
「一個研究解惑之學的人,在不惑之年,遇上生死的大惑,寫了一本解惑的書。」
本書是作者楊國榮先生的遺作,整合了他對人生的哲思,從人的定義、生死、愛情談到人倫、道德、公義與信仰。當中縱有不少可議之處,筆者卻最想談讀後感。
初讀序言時的感覺,是深深的共鳴。在學識、閱歷、人生經歷起跌上,筆者的一切均無法與作者相比,但某程度上,筆者寫下《自殺志願者的告白》,跟作者整理人生哲學的工作,亦有相似之處:希望透過理性思考,解人生之惑。然而在閱讀的過程,共鳴感卻漸漸減退。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4) --- FAQs(3)
「你咁樣齋諗唔做無用架喎」
「如果依一刻你毫無方向,咁你應該真真正正咁進入現實生活,而唔係靠書/戲/網絡去理解世界」
「你要做既野唔係睇書,而係行出世界去經驗世界,同人面對面相處,講野交流」
長話短說版:
筆者想去一個地方。可是不知道這個地方存在與否,不知道有沒有人去過,更不知道有沒有人想一起去。只有模糊的方向和線索。
為了找路,筆者選擇閱讀前人繪下的地圖,並尋找有相同意願的同路人。假若這趟旅程只有筆者一人孤身上路,也沒有前行的意義。說不定那地方已經有人去過,還留下了地圖,只是以往孤陋寡聞。就算別人的地圖所標記的路向跟筆者的目的地有所出入,多瞭解外面的地形也是百利而無一害啊。假若在真正出發前,能計劃好路線,不就能減低走錯路的風險嗎?
別人卻說,閱讀別人的地圖,根本找不到你心目中的路啊。你不嘗試走出去尋找,又怎樣找得到這個地方?邊行邊找才是正確的做法;在這裡等著也不會找到路,也不會遇上同路人啊。
那沒有搞清楚方向,中途迷路又怎麼辦?
「邊行邊找,最後一定能找到路」的憑據是甚麼?
若心目中的目的地或同行者根本不存在,那前行的意義又是甚麼呢?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無心之失(6) --- 口頭厭世
一直猶豫該把這篇當成其中一條FAQs,還是放在無心之失系列好。最後因為想著這樣的觀點,應該算不上frequent(至少是對這裡的讀者而言)(應該吧),於是選擇了後者。早幾天在《殺人的正能量》提到「你自殺了沒有?沒有嘛,那就證明你沒事啦」、「真的要自殺就不會跟人說啦,只為了博取同情和刷存在感吧」等的無心之言,碰巧昨天就在一直追蹤的Facebook Page上看到了:
「想死就快撚啲死」
「自殺是求仁得仁」
四句說話,其實都有同一指向:
自殺志願者的死念是虛偽的手段,而不是發自真心。
只有自殺者的死念才是千真萬確的。
這結果論式的推論正確嗎?
在前文並沒有作針對性的回應,就趁這次詳述一番。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12) --- FAQs(1)
四月,暫且寫畢十篇共計數萬字的《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後,並沒有得到預期中的迴響,一些「是」或「不是」的答案;半年後,趁著生日寫下小總結,總算得到更多的答案,然而當中還沒有「是」或「不是」。當然,筆者也知道,寫下問題,寫下死念後,就能一勞永逸,是種不設實際的奢想。
《自殺志願者的告白》,從來都不是絕對答案,而是一個過程。
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
之於尋索的旅程,行文前後的自我反覆思量固然重要;
他者的觀點與角度亦不可或缺。
這兩個星期,不論是跟友人見面對答,或是透過網絡的交流,均獲益良多。不想僅僅讓這些獲益流於私下的交流,因此索性把把友人向筆者提問的一些FAQs和回應寫成文章,以另一個角度解說自己的死念;也可當作是閱讀前十篇的一個manual吧。至於答案,筆者會同時寫下一個長話短說版和一個字海版,任君選擇。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一名自殺志願者的回應 --- 《殺人的正能量》
在上篇《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中談起買書支持欣賞的作家,鵝王 Cliffy也曾在筆者的shortlist之列;只是拖著拖著,就已經等到圖書館入手《殺人的正能量》了,買書的計劃也就此擱住。
回到正題,Cliffy的作品,以俗白的漫畫和文字,為大眾開了一扇同理的窗,描繪抑鬱症患者的心境和死念,亦為同路人提供了一絲慰藉。那份心與心之間的互相理解,無比珍貴。《殺人的正能量》主要言及患者與他們身旁的正能量,兩者皆非的筆者,閱讀時主要是帶著旁觀者的視角;唯獨對摘錄言及自殺者留言一段,有所感觸。
之所以有所感觸,並不是說觸景傷情,身邊有「正能樣」對懷有死念的筆者落井下石。慶幸身邊多是有心人,在筆者說出死念後,聽得最多的是「唔好死」;在網絡上筆者也不過寂寂無名,不會有「正能樣」在意筆者的文字(雖然有hater免費宣傳也不是壞事啊XD)。雖然如此,筆者亦知道在社會上,說著以下留言,對自殺志願者抱著歧見的人,絕對不在少數。身為自殺志願者,這些留言如何無理,固然不言而喻;但在此試著把書中提出的理解推深一層,借題發揮,從正能量切入,帶出自殺志願者的死念。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Embrace your faith ---《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素來喜歡洪麗芳的文字。寫過文字,深知把言語整理成字句、段落,順理而成章的困難;因此更佩服她能夠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對生命的感觸。從事創作者搵食艱難,所做的工作卻充滿價值。粉絲會笑說購買偶像的CD和週邊是定期進貢;筆者也曾經幻想過,假若自己選擇了主流的人生,會把一部份的工資,拿來「助養」欣賞的對象,支持他們的創作。現在即使處於無業的狀態,即使知道可以問身邊的朋友借閱,還是覺得要買一本,聊表心意。
《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透過洪麗芳跟神學院助理教授陳韋安一問一答的書信,帶出基督教信仰的反思和掙扎。若你不是信徒,或者看到這裡就會打住:基督信仰與我何干?筆者承認,之所以會被兩位作者的文字所吸引,跟自己返了6年教會的背景不無關係;但本書最吸引筆者的,不是信仰,而是反思。
筆者覺得,不是每個人都有宗教信仰,卻是人人皆有自己的信念。
無法完全確定,卻相信「那是對的」的東西。
「相信世間沒有神明」是無神論者的信念,「相信神明的存在不可知」是不可知論者的信念。
書中談及眾多信仰議題,從形而下的穿著,談到形而上的天堂地獄,對非信徒來說,可能是無關痛癢,或者不過花生一碟;不過兩位作者對信仰的反思,卻是人人適用。
訂閱:
文章 (Atom)